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9860字,答案扫描。

  四川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上是文化的复兴。高校人才培养理应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的国学专业人才应该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高度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这就要求从中华民族整体的角度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正是通过兼容并蓄、守正出新,才最终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也正是通过中国古代各民族的互译互通、互谅互解,才最终汇成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新时代国学人才一方面需要深入理解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吸纳多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样的人才,不应该只是熟稔《诗经》,还应该对《江格尔》《玛纳斯》等少数民族更诗也有较深的研读。这样的人才,在研究公元10—12世纪的中国历史时,其学术眼光不应该局限于宋史,还应该投到辽、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身上,在中国疆域大背景下,综合分析各民族之间从中央到地方、从精英到民间、从思想到艺术等多个层面或角度的互动交融关系。
  新时代的国学专业人才应该从国家语言文字安全战略的高度来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格局,提升自己的古代语言文献阅读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深入研习历代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对古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也有一定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把握中国古代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源流,具备解读中国古代各民族第一手文献资料的能力。在进行国学专业教育时,古代汉语理应是核心素养之一,在此基础上,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古代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在国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同地区高校的国学教育,可以发挥其地域优势,培养出一批能阅读汉文、藏文、契丹文、蒙文等多种文字形成的古代经典的国学人才。比如,青藏地区的高校,可以着力培养兼通古汉文和古藏文、致力于汉藏对比研究的国学人才。
  中国早已进入知识驱动型社会,任何现实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尤其是高精尖领域,学科深度交叉已是基本趋势。有鉴于此,国家已经在学科门类中新增了“交叉学科”门类。因此,新时代的国学专业人才应该在交叉学科视野下合理有序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国学天然就是交叉学科,需要在掌握文史哲等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问题整合相关学科的材料、数据、理论、方法,最终得到一个整体的解释。
  国学人才培养需要大幅度提高课程的交叉培养深度,尤其是原典精读课程。以《诗经》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充分吸收文学、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提取容易激发学生进行交叉学科思考的学术问题,如“西周金文与《诗经》语言”“《诗经》与先秦考古”等。如是,才吻合国学交叉培养的理念。
  国之大者,铭记于心;敢于担当,守正创新。相信新时代培养的这批“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国学新人,将创造一个新的国学春天,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传播事业中,积极贡献力量。
  (摘编自华建光《怎样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脉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是一个整体,中华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兼容并蓄、守正出新的过程。
  B.古代语言文献阅读能力既指历代通用语言文字研读能力,也包括古代各民族文献解读能力。
  C.想要全面把握各民族语言文字发展源流,就要对古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也有一定掌握。
  D.在学科门类中新增“交叉学科”,为的是服务于学科深度交叉已是基本趋势的高精尖领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谈论高校国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话题,具有高站位的特点。
  B.文章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语言文字格局、知识结构等方面论述了国学人才的培养。
  C.文章举出青藏地区高校一向着力培养汉藏对比研究国学人才的实例,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D.尾段的引文呼应文章开篇,突出了国学新人的使命特点,对新时代国学新人寄予深切期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国学人才应树立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意识,具有开放的学术眼光,积极吸纳多民族优秀文化。
  B.新时代国学人才不能只熟悉儒家文化,更应该研读诸如《江格尔》《玛纳斯》等少数民族史诗。
  C.高校人才培养要多元化,除培养古汉语专业人才外,还要再培养一批专门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才。
  D.国学是天然交叉学科,国学专业毕业生是天然“交叉型”人才,这与高校培养理念、方式等均无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太空台风”是在相对平静的地磁作用下形成的,一般发生在地球北极磁极点周围,常常伴随一种与台风气旋状一致的极光亮斑,其结构水平尺度可达1000公里。而极光大多情况下出现在地球纬度偏低的极光椭圆中,磁极点周围一般不会有,可是“太空台风”的形成过程中带有的极光亮斑有着高于极光椭圆中的极光亮度,与人们所了解的极光并不相同。同时,“太空台风”的出现还会带来等离子体的对流以及磁场扰动等现象,而这些特征几乎与台风无异。
  为了了解其形成原因,国内外相关科学家共同合作展开调查,发现该现象和台风有着很多相似特征。研究人员还发现,太空台风不但旋转方向特殊,并且旋转边缘还会出现强大的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