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80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诗歌思想感情题 专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七)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②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①裛:通“浥”。②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赞秋菊的佳色,不待露水消融在其色香俱佳时采撷,尽显对菊的独爱之情。
B.诗人撒菊花于酒中,自斟自饮,解忧忘俗之外,别有一种高洁洒脱的雅趣。
C.日晚鸟归之景频见于陶诗,很有象征意味,多是诗人辞官归田的形象写照。
D.东篱采菊,凭轩饮啸,生活简单,精神丰赡,诗人以清高傲视着俗众生活。
16.有人说诗的后六句流露出诗人“喜乐与寂寞兼有”的心绪,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6分)
【答案】15.D (“以清高傲视着俗众生活”错误,诗中的“笑傲”是放歌长啸,傲然自得的意思,并非高傲孤傲,诗人从简单的生活中获得的是自给自足,自信喜乐,并无以清高傲视俗众生活。诗人只是厌弃官场,但却喜爱农村田园生活。)
16.同意。①五、六句即事抒情,诗人自斟自饮,一杯复一杯,显得悠闲洒脱、兴味酣然,但也有有酒无友、对壶独酌的孤独寂然;
②七、八句写傍晚时万物消歇静息,环境空旷静寂,只有鸟儿匆匆回林,纷然喧鸣。这两句景中寓情,淡淡的寂寞中更多的是回归的喜悦;
③九、十句写诗人以尽情长啸来一抒喜乐满足的心怀,但“聊复”一词则又流露出内心的寂寞怅惘。(每点2分,若答“不同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诗序: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狱中寄子由(其一)
苏轼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注】。
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注】“他年夜雨独伤神”:苏轼早年与弟弟在旅驿读书,一次读到唐人韦应物的一首赠人诗“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彼此十分感动,就相约将来入仕后尽早退隐以享受“风雨对床”的闲居之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圣主如天万物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圣主泽被万物,点出诗人身逢盛世。
B.“小臣愚暗自亡身”是自己遭受的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