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840字。

  上海市青浦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一模语文试卷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治之于未乱。(《<老子>四章》)(1分)
  (2)何方圜之能周兮,                    ?(屈原《        》)(2分)
  (3)李白《蜀道难》中“             ,             ”运用神话传说,并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蜀道山势高峻、谷深水急的特点。(2分)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为之于未有(重点字:于)
  (2)夫孰异道而相安  离骚(重点字:孰)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重点字:标)
  【点评】《蜀道难》名句辑录:
  (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一个好的小说并不满足于指向某种既定规则和既有答案,       ,       ,       ,       ,好迅速发现这种技巧并为之击节叫好。
  ①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情节予以技巧性地表达
  ②小说家并不是事先在生活中发现了新事物和新问题
  ③再假设他的读者都是和他一样的小说家
  ④它不被某种设定好的因果关系所束缚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2)《阿Q正传》中,阿Q在被同村的“闲人”欺负后,“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以下和阿Q使用同样推理方式的一项是(    )(3分)
  A.《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B.《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认为:“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出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认为“四端”就好比“四体”,二者都是与生俱来的,人应该像四肢不断生长那样不断扩充自己的道德品质。
  D.《孔乙己》中,被短衣帮揭穿因偷书被打后,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材料一:
  ①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不只是代表过去。传统固然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着当下,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普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