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150字。

  嘉定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2)飞湍瀑流争喧虺,        。(李白《蜀道难》)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来抒发人生感慨的句子是:       ,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忳郁邑余侘傺兮(重点字:侘、傺)
  (2)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砯、壑)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尊、酹)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兰亭集序》(见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         。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         ; 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         ;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         。
  ①秉性、精神、风仪各异
  ②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
  ③强调欹侧、揖让、对比
  ④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
  (2)下列行为表现不符合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2分)
  《红楼梦》第40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凤姐戏弄,引发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宝玉、黛玉、宝钗、探春、惜春、湘云等人大笑。
  A.史湘云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B.林黛玉笑岔气了,扶着桌子“哎呦”。
  C.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D.宝钗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材料一:
  ①布洛是现代实验美学的代表,他继承了“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方法,把对传统美学中审美客体的研究转向对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和美感体验的研究,建立了以观赏的效应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理论。他提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