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450字。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赋分∶120分)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运用(1~7题,共30分)
  1.下列选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小说中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生活重压下,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的中年闰土;因为被忽视而露出鄙夷神色的杨二嫂;衣衫lán()褛,在游船上卖牡蛎的
  于勒认出于勒后,脸色煞()白、语无伦次的菲利普先生;中举后欣喜若狂以致摔倒、
  不省()人事的范进;思贤若渴,亲自前往拜yè()诸葛亮的刘备。正是小说中形
  形色色的人物,让我们认识了人性的复杂。
  A.褴shà  xǐng 谒   B.篮  shà  shěng  遏
  C.篮sà  shěng  遏D.褴  sà   xǐng 谒
  2.下面词语依序填写在文段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2分)
  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最丰富的营养剂,一代代仁人志士      ,救民族于存亡之时一代代革命先烈       ,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一代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鞠躬尽瘁。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而是为了让红色基因      ,   激励青年一代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        
  A.冲锋陷阵  呕心沥血   熠熠闪光   矢志不渝
  B.前仆后继  赴汤蹈火   薪火相传   不懈奋斗
  C.冲锋陷阵  赴汤蹈火   熠熠闪光   不懈奋斗
  D.前仆后继  呕心沥血   薪火相传   矢志不渝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毫无疑问,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之所以走红,主要因其较高的创作水准的原因。
  B.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C.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建设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甘于奉献的大批高素质教师队伍。
  D.通过参观伍先华故居,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甘洒热血的英雄主义情怀。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桑梓,原指古时住宅旁栽种的桑树、梓树,后人用“桑梓”来指代家乡。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是白居易的字;“赠”指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D.英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草房子》等。
  5.根据下列情景,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3分)
  一天,在食堂就餐,你身边一位同学觉得饭菜不可口,准备倒掉。你看到后会如何去做?
  6.班级正在开展“走进名著,畅游经典”的主题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9分)
  任务一∶【走近艾青】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2分)
  而诗人在写诗时,往往也借助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艾青诗选》被称为“一场追求光明的朝圣之旅”,你认可这种解读吗?请你结合具体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来阐述你的想法。(3分)
  知识卡片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
  任务二∶【与人物对话】我们阅读名著,难免与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在虚拟世界中感同身受。任选《水浒传》中的某个人物,假如你与他《她)在小说中的某个地点相遇,从预知他们后来命运的角度(因为你已经通过阅读知道了其中的前因后果),你会提醒他(她)些什么?(4分)
  人物:             
  地点:             
  提醒: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纵观我国古今著名诗文,很多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追
  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写自己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     ,      ”表  现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是“     ,      ”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自己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肯将衰朽惜残年";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展现了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的诗句是“     ,      ”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东风无力百花残。”
  二、阅读理解(8~22题,共40分)
  (一)古诗词阅读(8~10题,共6分)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8.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