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9770字。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热词具有“网络”和“热”两个基本要素,从这两个基本要素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网络热词形成的原因。网络用户的表达是网络热词发生的原动力。网络热词发生于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时,基于自身的表达需要会自由地选择和组织语言,网络热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
  从发生学的角度分析,网络热词的创造与作家在作品中创造新的语汇或新的表达方式没有差别,区别仅仅在于传播的方式和速度。众所周知,优秀的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创造出新的语汇或表达方式,而这些全新的语汇或表达方式则有可能进入日常用语。但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作品的流传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就使作家的语言创新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热度。网络热词则不然,个体用户创造的新词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热词。所以,网络热词就是个体用户基于其表达需要而创造的新词,并由网络媒介传播形成共鸣的语言现象。
  从语言构成的角度看,网络热词的形成有旧词新用和修辞创新两种方式。首先,旧词新用是使用原有语汇并赋予其新的含义。比如:“土豪”,其原意是指地方豪强势力,多与“劣绅”连用,而在网络中“土豪”的含义则演变为有钱、任性的人或行事风格。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中指出:“社会生活的发展引起了语音、语法和语汇的变异。语汇的变化适应并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由这一经典概括可知,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语言的演变,旧词新用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并非单纯存在于网络,但旧词新用经由网络传播后,却可以快速成为“热词”。其次,与旧词新用相对,网络热词的第二个形成路径是修辞创新,即运用某种修辞手法创造出新词,常用的修辞方式包括借代、谐音、节缩、隐喻等。(1)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事物,而选择该事物的某一显著特征或与之紧密相关的其他事物用以代称。比如:以“腹黑”表示黑心肝,借指表里不一的人,以“油腻”代指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中年男性等。(2)谐音是利用汉字(或外语)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指本字。比如:“菊外人”意为王菊的粉丝,“word,哥”意为“我的哥”(表示对某人的称赞)。在谐音造词中,有一类其实是“错音、错字造词”,基于拼音输入法而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网络热词。比如:“有木有”(有没有)、“肿么啦”(怎么啦)。一望而知,这其实是由于输入者的输入错误造成的,但新词与源词读音十分接近,一般不至于造成理解障碍,而新词本身又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得以广泛传播进而成为网络热词。(3)节缩是为了输入简便而形成的一种造词方式,比如“高富帅”“白富美”等,但某些节缩词也往往使人觉得“不适”,比如“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不明觉厉”(不明白但觉得很厉害)。(4)在因修辞创新而产生的网络热词中,有一类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隐喻。隐喻造词往往是因社会中出现了某个热点事件,当网民以简单词语概括这一热点事件时,所使用的概括语就可能成为网络热词,比如“吃瓜群众”“我爸是李刚” “且行且珍惜”,等等。
  网络热词形成的另一路径,笔者称之为“语模”,意谓“语言模板”,即此类热词并非固定的词组或短语,而是一个开放式可填充的语言结构。比如:“佛系××”“××,了解一下”“尬×”,具体如“佛系生活、佛系交友、佛系带娃”,“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皮皮虾,了解一下”,“尬舞、尬聊、尬戏、尬演”。
  (摘编自郝韶瑛《语言络热词探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网络用户的表达是网络热词产生的最初动力,“网络”和”热”是网络热词必不可少的要素。
  B.网络热词是一种由网络用户创造出新词,以网络媒介为传播路径,引起共鸣的语言现象。
  C.旧词新用和修辞创新是网络热词仅有的两种形成方式,二者都赋予已有词语以新的意义。
  D.当网民用简单词语来概括某一社会热点事件时,这些简单概括语就可能会成为网络热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首段直接指出并分析了网络热词产生的原因和原动力,引出下文相关内容的论述。
  B.文章主体部分从发生学、语言构成、语言模板三个角度分析了网络热词的产生路径。
  C.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证明观点,论证灵活透彻。
  D.文章紧扣时代脉搏,围绕热点话题进行梳理分析,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材料具体详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网络媒介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决定了网络热词的产生,因此作家创造的新词很难成为热词。
  B.语言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演变,旧词新用的现象经常出现,并快速发展为社会热词。
  C.借代是网络热词修辞创新路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而隐喻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种。
  D.由“语言模板”这一路径形成的网络热词是一种开放式可填充的语言结构,如“×××,不香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郑玄注《周礼•庭氏》上记载:“救日以枉矢,救月以恒矢。”恒矢是前后重量均衡,射出以后箭行平稳,射程较远的一种特殊弓箭。月食时向月亮射出这种弓箭,就可以从怪物口中解救出月亮。这一习俗一直到清代还有延续。
  唐代《开元天宝遗事》“击鉴救月”中写道:“长安城中,每月蚀时,即士女取鉴向月击之,满郭如是,盖云救月蚀也。”“鉴”为镜子的古称。唐长安人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