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170字。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识字与写字(8分)
  1.(8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通过这三单元的阅读,我们看到了江南春雨的晚上,透出的那一点点黄(晕)的光;看到了雪后济南山上的矮松,树尖上顶着的那一jì      儿的白花;感受到了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看到了史铁生的母亲那qiáo cuì      的脸;听到了百草园油líng      的低唱;看到了海伦??凯勒那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心灵世界。
  (1)文段中加点字“晕”有两个读音,当它在语境中表意昏迷的时候,读yūn;当它在语境中表意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在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或头发昏时,读yùn。在这段文字里,“晕”读什么音?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正楷汉字。
  (3)A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谧”的读音拿不准,如果要查字典,如何在字典中查到这个字的读音?
  (4)有个同学对“美不胜收”这个词语很感兴趣,对A同学提出的要求是:解释“胜”在词语中的意思,并造一个句子。A同学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你。请你解释“胜”的意思,并用“美不胜收”这个词语造句。
  二、梳理与探究(18分)
  2.(2分)鲁迅、孔子、朱自清、老舍、史铁生、泰戈尔、冰心、海伦??凯勒、曹操、李白、马致远等,是这个三个单元中我们要识记的重要作家。请你选择最喜欢一位作家,向全班同学作全面介绍。
  3.(2分)《世说新语》《论语》是我们要识记的文学文化常识。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向全班同学作全面介绍。
  4.(2分)积累好词好句,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学习习惯之一。请写出本册课文中你积累的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句子,并说明积累的理由。
  5.(4分)月,常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借月抒怀,是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古代诗歌四首》以及“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四个有关写月的完整的古诗句,并注明作者。
  6.(8分)在《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中,请你帮助A同学完成下列展示任务。
  (1)从《<论语>十二章》中,梳理出两个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
  (2)给这次成果展示活动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3)如果要邀请你的数学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书面邀请词该如何设计?
  (4)如果你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要想让全班同学认识你、记住你,你会怎样介绍?
  三、阅读与鉴赏(44分)
  7.(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读古诗,要展开想象,描绘诗中情景。如果要让你想象这首诗的情景,应抓住哪些关键事物?并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16分)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次北固山下 次: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④太丘舍去 去:     
  ⑤三十而立 立:      ⑥温故而知新 新:     
  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      ⑧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⑨必有我师焉 焉:      ⑩传不习乎 传: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下车引之
  (3)用“/”标出下列句子诵读的节奏(三处)。
  饭 疏 食 饮 水 曲 肱 而 枕 之 乐 亦 在 其 中 矣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吃在春天
  徐名印
  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一来,山慢青,水慢绿,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千红万紫。一个美得让人眼花缭乱的春,就来到了人们的面前。
  ②这是视觉中的春。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用味觉品一下春,则又有另一番滋味。
  ③立春已过,大地从沉睡中醒来,地气上升,暖意涌动,万物萌发。我们这里有立春剜荠菜、吃荠菜的习俗。这时荠菜的叶子刚刚泛绿,叶小,无味,主要吃荠菜的根。荠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