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480字。
浙江省杭州西湖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同学们了解到,著名的浙江大学有多个校区位于西湖区,大家计划在春假期间赴“家门口的好大学”——浙江大学,开展研学活动。在老师指导下,班级分小组完成“浙江大学研学”准备报告,请你与各小组一起完成任务。
一、小组活动之实地考察组(23分)
(一)收集学生评价
组员小邵采访了在浙江大学读书的姐姐,他将姐姐介绍浙大生活的语音转换成了文字,请帮助他整理文字稿。
语音转化界面
类别:中文普通话 英文 其他语种 方言 民族语言
浙江大学在杭州有五个校区,我在紫金港校区读书。高中时我就饶有兴味地分析过浙大的“求是创新”的校训,这是学校气质的体现。来到浙大后,老师的教悔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分析问题既切中要害,又________,让人由中地敬佩。平日里一起邀游学海、跋涉书山的同学们,疫情下同经风雨,共克时艰,也让人感动不已,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浙大求是精神。
1. 小邵不清楚加点字的读音,请你选择正确的读音。
(1)兴_____味(A.xīng B.xìng) (2)跋_____涉(A.pá B.bá)
2. 语音转化文字时产生了错误,请你指出画波浪线部分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 请为上文画横线处选择一个恰当 词语。
A.入木三分 B.惟妙惟肖
(二)制作风景卡片
4. 小组同学分工走访了浙大的五个校区,并且制作了风景推荐卡,请你将卡中占诗词补充完整。
(三)做好互动准备
5. 同学们将在研学期间前往浙大昆虫科学研究所,请完成下列准备任务。
(1)同学们想为昆虫研究人员写一篇人物通讯,为了完成采访,大家决定从《红星照耀中国》中学习斯诺的采访技巧。请结合下面的选段,总结两条采访经验。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①采访时可以抓住________,因为斯诺在采访毛泽东时________________。
②采访时可以关注________,因为斯诺在采访毛泽东时________________。
(2)昆虫科学研究所打算举办一场昆虫标本展览,请你从《昆虫记》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 昆虫,推荐参加展览,并结合《昆虫记》中这一昆虫的习性或特点说明推荐理由。
参考:蝉、蟋蟀、萤火虫……
二、小组活动之资料搜集组(57分)
(一)感受学者魅力
丝可桢是浙江大学的老校长。中央电视台播放过他的人物传记纪录片,小组打算研究文字稿后,在全班播放纪录片并进行讲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百年巨匠??竺可桢
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透过竺可桢留下的诸多文字,人们又能看出怎样一个竺可桢?
(1)_____________
竺可桢的远见是为许多领域内学者称道的。
近几年雾霜天气多发,人们知道了PM10、PM2.5的存在,在竺可桢1936年的日记里虽没有这样精确的专用名词,却有关于空气中尘埃数增加造成污染的记录:“作近三年来南京之微尘数,知各月均有增加,1935年倍于1934年,而1934年又倍于1933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