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40字。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1.(4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初三的学习生活,班级以“目标指引方向,行动成就梦想”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回顾过程,总结方法,完成主题展板。请你参与展板文案的审核工作。
  导语
  目标是在行动前,我们预期所要达到的某种结果。它是一种招唤、一种吸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方向,让我们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目标的设定,既要源自内心需求,也要符合自身情况,就像古人所说的“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人生应当是场有目的的航行,航线纵然千变万化,但只要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行进,哪怕穿过再多的风浪,也会抵达梦想的彼岸。
  (1)同学们对文段加点字词的书写和读音有异议,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招唤”应写为“召唤”
  B.“潜”应读为“qián”
  C.“源自”应写为“原自”
  D.“既”应读为“jì”
  (2)“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出自《左传》,意思为“根据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来处世和做事”。有同学认为,需要在这句引文后面补写一句话,让表意更明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心怀梦想,就能实现目标
  B.目标恰当,才能发挥潜能
  C.无惧挑战,就能实现目标
  D.目标坚定,才能发挥潜能
  2.(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目标规划表
  针对目标难以坚持的情况,同学们展开了充分讨论,发现在以往的目标设定中,存在三个普遍问题:目标不明确 ①         目标超出个人能力 ②          目标来源于外部期待。因此,建议同学们制定 ③         目标规划表 ④           ,结合自身情况,多角度考量,确定个人目标。例如,可以根据特长,设定发展目标;可以根据不足,设定挑战目标;可以根据爱好,设定兴趣目标。
  同学们对①②③④处的标点使用说法不一,你认为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每日微行动
  实现目标,需要行动。量力而行,才能持之以恒。为了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可以每天完成一个力所能及的微行动。微行动相对简单,能够缓解畏难情绪,更有利于坚持。为此,我们实验了“每日微行动打卡”,效果良好,同学们也快来尝试一下吧!
  检查文段,你认为应该把“实验”改为“试验”。请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向大家说明修改原因。
  4.(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长记录册
  同学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记录行动点滴。随心所欲的内容与别出心裁的排版相辅相成,妙趣横生的图画与画龙点睛的文字相得益彰,展现了每个人的目标选择和成长体验。在有意思又有意义的记录中,在有总结又有展望的文字里,同学与最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你检查后,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随心所欲 B.别出心裁 C.画龙点睛 D.相得益彰
  5.(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结语
  从设定目标到形成规划,从开展行动到记录成长,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目标前进。在活动中,我们不仅找到了行动的路径,还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只要走好每一步,终有一天,当我们抬起头,就会发现目标已近在咫尺。
  (1)你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问题,请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
  (2)对各部分标题应该采用哪种书体,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任意一部分的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6.(4分)默写。
  (1)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3)为了展现“不惧艰辛,勇毅前行”的青春风采,需要摘引两句相关的古诗文作为励志座右铭,你想选用“     ,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