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430字。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2.12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9分)
某校初二年级开展“探寻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阅等方式,探寻到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皇家园林杰作——颐和园
1.下面的文字选自“颐和探宝”组同学撰写的“身边的文化遗产——颐和园的长廊”报告中的前言部分,请阅读文段,完成任务。(共9分)
提起著名皇家园林颐和园,你首先想到的也许是清波潋滟的昆明湖、典雅古朴的亭台轩榭、俯仰生(zī)的草树花木……而我们小组此行探访的是颐和园中最富文化艺术气息的长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绘制的彩画,色彩明艳,内容丰富。“江东二乔”“周敦颐爱莲”“苏轼夜游承天寺”“三借芭蕉扇”……语文课本中同学们熟悉的许多人物、场景,惟妙惟肖地呈现在长廊的枋梁上,足见设计者的 。
(1)文段拼音处应填入的汉字、加点字的读音、横线处应使用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资 xiāo 因地制宜 B.资 xiào 因地制宜
C.姿 xiào 别具匠心 D.姿 xiāo 别具匠心
(2)文段中提到的“江东二乔”曾出现在唐代诗人____的《赤壁》一诗里。其中“____,____”两句,诗人借对历史的独特认识来表达对自身境遇的感慨。(3分)
2.楹联是颐和园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致,令同学们久久回味。亭台映水,小径蜿蜒,翠竹环绕。此番美景,让同学们不禁想起颐和园道存斋西侧的一副楹联。请根据情境,选出这副楹联的上、下联。(依次填写序号) (2分)
①绿竹成阴环曲径 ②一径竹阴云满地 ③朱阑倒影入清池 ④半帘花影月笼纱
3.小组策划以“颐和园的桥”为专题开展一次讲座。下面是同学们文字稿中的部分句子,其中四字词语或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知鱼桥身材较矮,贴近水面,仿佛在与水中游鱼对视,颇有些“知鱼之乐”的意趣。
B. 玉带桥的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整座桥的造型宛如一条玉带,设计巧妙绝伦。
C. 十七孔桥偃卧在昆明湖荡漾的碧波上,17个孔层出不穷,孔孔相连,恰若长虹卧波。
D. 镜桥的桥名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富含文化意蕴。
非遗民间宠儿——沙燕风筝
4.“沙燕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是“比翼齐飞”组同学以沙燕风筝的口吻,撰写的一段介绍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共4分)
我是沙燕风筝,已经一百七十多岁啦!我属于曹氏风筝一脉。想当初,曹雪芹先生著书记录风筝的制作方法,来帮助穷人谋生。此后,我在民间便大受欢迎。我的制作工序很讲究,有“扎”“糊”“绘”“放”四艺呢!“扎”要讲究对称;“糊”要全体平整,干净利落;“绘”要着色鲜艳亮丽,远眺清楚,近看真实;“放”是指制作的最后阶段要试飞,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_________你看!人们在我身上点缀了牡丹、蝙蝠等吉祥图案,寓意富贵幸福。我的家族成员也很多:肥燕是健壮男子,瘦燕是娴静的女子,雏燕、小燕、半瘦燕分别是婴儿、小孩和青年。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真是个大家族呢!我的家族体系是不是很符合你们人类对家族兴旺、圆圆满满的美好期冀?
(1)根据文段内容,横线处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不但制作工序繁琐,而且身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