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120字。

  秘密 ★启用前【考试时间:2022年12月27日9:00~11:30】
  遂宁市高2023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
  本试卷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珠。”由“诗分店宋"引出一个问题:唐宋两朝的其他重要文体,比如词,是否也可以作唐宋之分呢?
  文学审美形态的演变,与孕育它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在中国文化史上,唐宋两朝是一个转折期。以中唐为界,从魏晋到盛唐一直在政治体制中处于中心位置的门阀贵族日益衰落,而寒门应族势力不断增强,至宋代完全取代了门间贵族,形成了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官效治。经济上,两税法取代了租席调制,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弱,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经济日趋繁荣。文化方面,思想领域由儒、释、道三枚并行走向以儒为主兼融释、道的理学独盛。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则使知识迅速扩散,社会的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今人通常将中唐之前上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称为“庞型文化”,中唐发端、成于宋代的文化称为“宋型文化”。“以丰神情韵擅长”的唐诗与“以筋骨思理见胜”的宋诗,分别是这两种文化所开出的精神花朵。“词分唐宋”的现象也与唐宋文化转型有关,但与诗歌相比,又有其特殊性。文化转型并非一窥而就。中唐之后,“庀型文化”的某些因子依然长期存在。比如科举考试.终唐之世不仅取士数量不多,而且多出自世家大族。作为“宋型文化”思想内核的儒学,到仁宗朝庆历前后才真正实现,理学的生成更要到北宋后期。“宋型文化”诸要素在与“店型文化”诸要素的相持中不断成长壮大,最终占据了主流。
  从词的创作史来看,晚唐五代的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等人是“店词范式”的英基者。他们的基本创作方法是“以店诗为词”,将唐诗的艺术手法、创作经验运用到词中,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老境、含蓄委婉的韵味。北宋词坛在神宗朝以前,基本处于“唐词范式”的影响下。柳永以说词创作打破了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以赋为词"的手法也开启了宋词断风,但未获主流认周。北宋后期,“宋词范式”初步生成,其构建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以苏轼为领袖的革新派,二是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改良派。
  苏轼与周邦彦的词作为经典的审美范式被广泛接受,是从南宋开始的。南宋前期由于国势剧变,士人多坏抗金恢复之志,因此苏词言志迷怀、不拘音律的作风受到重视。辛弃疾接过革新派的大旗,将“以宋诗为词”的作风发挥到极致,完成了“苏辛体”的建构。南宋中后期偏安之局已定,士大夫更加推崇文雅意趣,周邦彦注重技巧、音节和雅、用典丰富的词风由此大受学恭。姜夔在周邦彦的基础上改良,以江西诗法入词,用健笔写柔情,矫秾丽为清空,开创了格高调雄的风雅词派,形成了“周姜体”。南宋词坛创作以“宋调范式”为主,理论上也与此相应,前期多崇苏,后期多尊周。而“唐词范式”中的“花间体”则处于褒贬并存的境地。人们一方面奉《花间体》为“倚声填词之祖”,另一方面又批评其糜丽的风格无补于世道人心。
  (摘编自符继成《诗分唐宋 词亦分唐宋---文化转型与词体审美范式的资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分唐宋”是指产生于唐、宋的词作分别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审美范式退异。
  B.门阀制度衰落,商业经济繁荣,理学兴盛,这是文学审美形态得以演变的重要原因。
  C.柳永对宋词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影响范围小,“宋词范式”直至北宋后期才真正形成:
  D.苏轼词作在南宋前期被广泛接受,这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及士人抗金复国的心态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引用钱钟书先生关于唐诗、宋诗的观点,引出了词有无唐宋之分这一论题。
  B.文章二至五段主要从唐宋词产生的文化土壤、唐宋词创作的演变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C.文章将“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不同点进行比较,意在突出“宋型文化”的优势所在。
  D.文章在阐述“宋词范式”时,列举了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词作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察文学审美形态演变的文化土壤,可从政治经济特点、文化思想潮流、社会文化水平等方面着手。
  B.从中唐到北宋的文化转型是渐进发展的,“宋型文化”产生并不意味着“唐型文化”被其全面取代。
  C.从温庭筠、韦庄、李煜、辛弃疾等人的作品来看,唐宋词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唐宋诗的影响。
  D.“花间体”和“周姜体”都追求艺术性,南宋文人对“花间体”的批评,也反映了对“周姜体”辨端的反思。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由于全球环境的破坏,人类活动频繁,很多植物在人类探究它们能否被利用之前,就已经灭绝了。怎么办?科学家提出了多种方案。世界上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种子体是斯瓦尔巴特种子半,我们称之为“种子方舟”或“末日种子库”。斯瓦尔巴特种子库不仅能够保护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种子,更重要的是警示我们,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不乐观。学植物的都知道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那里的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