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290字。
达州市2022年(7+3)八年级上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联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页,包括A卷和B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再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与自己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规范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框内,超出答题区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3.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轻盈(yín) 篡改(cuàn) 教诲(huǐ) 杳无消息(yǎo)
B.不辍(chuò) 燥热(zào) 悄然(qiǎo) 惨绝人寰(huán)
C.遗嘱(zhǔ) 骤雨(zòu) 粗糙(cào) 锐不可当(dāng)
D.翘首(qiào) 屏息(bǐng) 镌刻(juàn) 深恶痛疾(wù)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B.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C.铭记历史、湎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D.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绉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B.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老师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
C.当敌人冲进大厅时,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
D.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中国始终是贡献者、参与者、引领者。
B.“直播带货”是目前非常红火的一种网上销售形式,令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
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5.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颔联、颈联)应是对仗句。
B.夸张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常见,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等。有些成语也带有夸张的手法,如“惊天动地”“气吞山河”。
C.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新闻特写也就等同于消息。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记承天寺夜游》是他贬官黄州时的作品。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流飘荡 从:跟、随 B.互相轩邈 邈:远,此处用作动词
C.泉水激石 激:冲击、撞击 D.一百许里 许:或许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非亭午夜分 B.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C.鸢飞戾天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猿则百叫无绝 沿溯阻绝
8.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译文: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是在飞奔。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