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80字。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备考:冬至 诗歌鉴赏题 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①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②朝来散紫宸③。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注】①泥:阻滞,缠绕。②鸣玉: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相击发声,指出仕在朝。③紫宸:宫殿。
5.本诗中间两联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刻画诗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4 分)
6,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6 分)
【答案】:
5. 自己容颜“独老”与他人节日“相亲”对比,表现愁苦之深;此时清冷登高与旧时得志出仕对比,表现境遇之悲。
6. “路迷”照应首句“长为客”,“心折”照应“穷愁”;直抒胸臆,“路迷”一语双关,通过描写此时客居漂泊的愁苦,表达了人生失路的迷茫无奈,更流露出对重归朝廷的期盼。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①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②朝来散紫宸③,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注:①泥:阻止,缠绕。②鸣玉:古人在腰间佩戴的玉饰,行定时相击发声,指出仕在朝。③紫宸:宫殿。
11.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的“常为客”与《登高》中“常作客”异曲同工,既写羁旅之苦,又言久旅之苦。
B. “江上””天边”暗示诗人处境困顿,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更显个体渺小无助之感。
C. 尾联写诗人虽逢佳节,却因战争而阻断归途,有家难回,归期遥遥,内心无限感伤迷茫。
D. 本诗融铸了诗人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家国慨叹,诗风沉郁顿挫,蕴含着忧郁痛苦的情感。
12.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和颈联。
【答案】
11. C
12. ①运用对比手法。将长期漂泊后“形容独老”的枯槁憔悴同曾出仕在朝意气风发对比,将自己流离他乡孤苦与当地人节日团聚的欢乐的对比,突显羁旅的伤感和人生悲凉的慨叹;②虚实结合。实写诗人雪后拄杖登高远眺,虚写佩玉上朝之往事,表现对家国命运的担忧和个人前途的迷茫。
【解析】【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