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80字。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2.11
本试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学校、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置身五指山中,紫回小路缭绕着山岚轻雾,丝丝凉风裹挟着草木清香。登至山顶,极目俯kàn_______,白云(甲),群山浮动,流淌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那一座座山峰探出云雾,似朵朵芙蓉出水,无边无际的森林,空潭深邃,苍茫hào_______渺,气势磅礴。
山间水库,镜平如砥;奇山怪石,蓦然伫立;异树名花,散落其间。山依偎着水,水(乙)着山,那种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立体美令人沉醉,孕育出(丙)的和谐美丽。宁静的山寨像守望的阿婆慈善而又安详,老了青砖,湿了黛瓦,袅袅炊烟,淡淡孤寂。村口那红艳艳的木棉花舞蹈着唤醒了春天……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liáo mù 阚 浩 B.liào mò 阚 皓
C.liáo mò 瞰 浩 D.liào mù 瞰 皓
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覆盖 反映 绿水青山 B.弥漫 反映 一望无际
C.覆盖 映照 一望无际 D.弥漫 映照 绿水青山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几年的精准帮扶,村里老百姓住房、教育、饮水、交通等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脱贫发展“红利”。
B.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C.“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的时代,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认知能力。
D.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渡古镇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出浓浓的古韵遗风。
B.司法大数据显示,近10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C.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局面。
D.我国贵州威宁地区每年入冬时节的“烤茶”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抵御山区冬季严寒。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文章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
B.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C.王维的《使至塞上》是一首五言律诗: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七言律诗,尾联中的“乡关”意思是“故乡”。
D.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表达的情感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忧愁,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6.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的古典诗词数千年来深刻参与了文化核心价值的生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自己的理想意志而写的。
②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③千百年后的我们再诵读这些作品,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④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充实自信之精神。
⑤“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们中华民族古圣先贤通过古典诗词流传下来的品格与修养,依然可以照亮当下你我的人生。
A.⑤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⑤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①②③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
7.默写填空。(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2)______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3)剧哉边海民,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4)___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5)___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