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450字。
淄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度部分学校高三教学质量摸底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字与文献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世界上现存于世的古文字中,只有中国古文字资料最为丰富和系统,而且也唯有中国的这一古典文字系统当今依然在传承使用。作为中国文字的早期历史形态,在中华文明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历程中,古文字传承和传播要深入思考数字时代的新要求。
依托数字化技术可改变古文字资料的储藏方式,为古文字传承、传播开辟便捷通道。中国古文字资料的载体主要是甲骨、金石和简帛等,古文字资料的文物属性,使得其保护和利用成为长期以来困扰收藏单位和古文字研究者的问题。除了极少数在博物馆展示的材料外,一般的研究者根本无法接触到古文字实物。数字化技术可使这些古文字文物以多维方式呈现出来,通过网络系统和电子媒介将珍贵的文字资料与研究者、公众分享,为古文宇研究、传承和传播提供便利的条件,也能妥善解决文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古文字的数字化可促进各类古文字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为古文字研究获取资料提供极大便利。古文字资料印刷品价格昂贵、不便流通,使得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获得古文字资料极为困难,阻碍了古文字的研究、传承和传播,古文字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冷门绝学”。古文字数字化为建立各类古文字数据库奠定了基础,通过数据库可以从根本上突破长期以来制约古文字学发展的资料瓶颈。古文字资料获取的便捷,必将极大地提高古文字研究和学习的效率。
古文字数字化在相当程度上可改变古文字知识的生产方式,为全面提升古文字整理、释读和阐释水平注入强劲动力。古文字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需要语言学、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知识积累。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并取得创新成果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穷毕生精力专心致力于某一研究领域。因此,古文字知识的生产和创造、更新和换代,不像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那样来得快速,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学术传承在这一学科领域显得更加重要。古文字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在古文字研究领域的运用,有望改变古文字知识的生产方式。比如,通过数据库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检索各类专题文字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服务,节省资料收集整理的大量人力。可以预言,数字化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改变古文字研究的传统模式,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古文字研究新方法和新范式。
数字时代提供的各类传播路径和平台,可为古文字传承和传播开辟极为广阔的前景。传统的传播方式和路径,使古文字知识的传承和传播受到极大局限。对社会大众而言,古文字是那么深不可测,令人望而生畏。数字时代,网络、新媒体和各类传播平台可以生动形象地传播古文字知识产品,让古文字走进社会、走进大众。人们可在喜闻乐见的轻松氛围中获得古文字知识。通过培育古文字传承和传播的深厚群众基础,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加强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古文字数字化传播,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远意义。
(摘编自黄德宽《数字时代古文字的传承和传播》)
材料二:
古文字专业属于传统学科,却与人工智能技术契合。相较于人文学科中的许多专业,古文字考释更客观,研究结论具有唯一性,研究过程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在人文学科中最接近自然科学,这符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作原理。
就古文字考释而言,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古文字考释中的形体对照法、推勘法、偏旁分析法与历史考证法,正好和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对应。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文字资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是现存于世的古文字中最为丰富与系统的。
B.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借助新的研究方法与范式,全面改变了古文字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使古文字学焕发生机。
C. 借助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算法等训练的智能模型,专家可以减轻大量识记的负担,更轻松地利用已识字来考证未释形体。
D.人工智能为古文字学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但需要做好人工塑造模型等基础性工作,为古文字学数字化研究奠定基础。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数字化技术推动了古文字资料藏品数字化、数据信息化、传播大众化等新的发展,促进了古文字的传承与传播。
B.古文字专业与人工智能技术工作原理契合的特点,使它呈现出研究结果唯一性、研究过程规律性等人文科学的属性。
C.借助出土文献的释文数据和传世古书的记载训练出的语言模型,专家在推勘研究中就能直接确定所有待释字,锁定正确答案。
D.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就是文字偏旁系联图谱,源于古文字的形体对照,能通过偏旁分析与历史考证考释文字。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殷墟元宇宙、全球甲骨文全息影像采集等数字化工程,使殷墟考古成果“活”了起来。
B.清华大学开发“楚文字综合整理工作平台”,对启动楚文字数据库研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C. 开展甲骨文字的计算机编码研究,使甲骨文进入数字空间,促进了甲骨文研究从纸质化向电子化的转变。
D.制定相关法律,建立群防群治体系,形成遗址保护的合力,打造古文字“大保护”格局。
4.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文字的传情达意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阻隔。请结合材料一,
简要分析如何借助数字化解决这一问题。(4分)
5.当前甲骨文研究也进入了数字化新阶段,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对甲骨文数字化
发展研究提出四条建议。(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骑兵列传 汪曾祺
我们为了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威震后山的骑兵营的情况,访问了黄司令员——当年的黄营长。“后山”是呼和浩特人习惯的说法,泛指大青山以北地区。没想到,这位妇孺皆知,叱咤风云的将军竟是这样一个人:中等以下的身材,长眉秀眼,高高的额头。近六十的人了,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嘴整齐的白牙。衬衫,军裤,青鞋,白袜。这位将军非常寡言。他是江西永新人。这天,他一共没有说几句话,只是抽烟,喝茶,点头,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