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710字。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一模语文试卷
(答题时间 150 分钟,满分150分)
一 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_,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贾谊《_______》)
(3)《离骚》表达吾心所向,至死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解答】故答案为:
(1)恍惊起而长嗟(重点字:恍、嗟)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重点字:度、絜)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重点字:犹)
【点评】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
2.按要求选择。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苦吟诗, 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下列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② “何苦自寻烦恼。”
③ “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 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④ “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A.①宝玉 ②黛玉 ③宝钗 ④探春
B.①探春 ②宝钗 ③黛玉 ④宝玉
C.①黛玉 ②探春 ③宝玉 ④宝钗
D.①宝钗 ②宝玉 ③探春 ④黛玉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有些人提到了达尔文关于生存斗争的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选择理论,以证明 复兴竞争精神的正当性。但这是荒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为人类在生存竞争中的力量,就在于他是一个过社会生活的动物。
②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者从他的伙伴那里获得的东西,都远远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
③因此,人们应该小心,不要向青年人灌输生活的目标就是获得习惯意义上的成功。
④正如蚁冢中单个蚂蚁之间的战争对于生存没有什么根本意义一样,人类社会中个体成员之间的斗争也是如此。
A.①④③② B. ①③④② C. ②④③① D. ②③④①
二 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虚拟型熟人社会:一个新乡村社会形态
①在市场经济高度渗透的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嵌入给基于血缘和地缘形成的乡村熟人社会的运行逻辑带来了新变化。有学者指出,互联网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城乡之间的 有效拼接。鉴于此,我们把数字时代乡村社会的基本形态界定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