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70字。

  农安县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卷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8分)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shì(    )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chuí(    )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shì(    )弄 chuí(    )打
  2.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瘫痪(    ) 沉寂(    )
  3.在文中□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4.下列四个选项中,(    )选项词性与其它三项不同。(2分)
  A.雁阵 B.玻璃 C.恢复 D.墙壁
  5.古诗文默写(7分)
  ①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时序变迁、新旧事物交替的自然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满腔的情思寄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去后乃至(    )
  (2)元方入门不顾(    )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由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8.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管鲍之交
  管仲①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②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穷,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恒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管仲:字仲,名夷吾,齐国颖上人,春秋前期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②鲍叔牙: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常与鲍叔牙游(    )
  ②管仲既用(    )
  10.将文中画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11.请根据文意,谈谈你对“管鲍之交”的理解。(4分)
  (三)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12~14题。(7分)
  不必说①_______________的菜畦,②_______________的石井栏,③_______________的皂荚树,④_______________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书叶里长吟,⑤_______________的黄蜂伏在菜花上,⑥_______________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小块像人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