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80字。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学习设计
设 计 背 景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古诗词,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
以传承文化基因、提高思想修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为主要宗旨,承接第一单元的4首现代诗、1首词,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精选了从汉末到南宋8位诗人的经典诗词,大体按照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依序编排,按诗歌体裁分为魏晋诗(2首)、唐诗(3首)、宋词(3首)三组,编为3篇课文。设计教学时,可依次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课段(“课段”是指完成某一个阶段性的学习任务而需要的时间)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也可对8首古诗词做整体设计。下面这篇设计是针对8首古诗词所做的整体设计。
第三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古诗词名作。有古体诗——《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有近体诗——《登高》;有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李白的豪迈,杜甫的悲凉,白居易的慨叹,表现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则展示出宋词不同的审美追求。3课8首古诗词基本体现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的“精选学习内容”之理念。利用这8首古诗词,调动学生已有的古诗词积累,可以初步从“典型”的视角,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鉴赏古诗词的方法,通过自我鉴赏的过程为个体生命成长奠基。
“古典诗词意蕴丰”专题学习设计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个任务群,融入“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任务群。以第三单元的8首古诗词为核心学习材料,适当延伸选择了其他单元以及小学、初中、课外等与单元“双线”关联较大的诗文作为补充学习材料。围绕“撰写文学短评”这一核心学习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参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典型的语文学习活动,在默读的理解里,在诵读的涵泳里,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深入的梳理与探究、充分的表达与交流中,走进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体会他们对社会的深邃思考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领略古诗词动人的意境,进一步增强高中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升文化品位,传承文化基因。
学 习 目 标
一、语言目标
1. 学生能够借助教材中的单元说明、注释及学习提示等学习资源,在整体通读、浏览的基础上,理解各首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异同,把握作品内涵,尝试了解诗人们的精神世界。
2. 学生能够在理解各首古诗词的基础上,录制朗诵音频或视频,录制时有意地区分各首古诗词的情感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