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字。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0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修订版)
创意说明:
本课采用说黄河---颂黄河---绘黄河的教学流程。在“说黄河”这个环节里,渗透了文本背景知识的介绍,在“颂黄河”这个环节中,穿插了学生的朗读体验,“赏黄河”,则是对文本理解的升华。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步骤中轻松的理解作品。
教学目标:
1、激情地朗读:训练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充分地想象:品味鉴赏,感受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3、体会歌词中体现的英雄气魄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鉴赏,感受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
体会歌词中体现的英雄气魄和爱国情感。
预习准备:
1、建立“黄河知识”资料库,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2、搜集资料,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3、扩展阅读《黄河本事》和《黄河之水天上来》
教学准备:
搜集《黄河大合唱》和《长江之歌》的音像资料。
一、激趣导入:
黄河,滋润了一片黄色的土地,抚育了一个黄皮肤的民族。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魂之所在,历来被人们所歌咏。
我们都见过黄河,当然有的同学是直接的,有的是通过电视看到过,是间接的,那你能不能有一两词语概括你见到黄河时的感受。
——气势磅礴 雄伟壮丽 ……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黄河视频,再次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
播放视频
黄河以她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她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民一起经历过抗争、苦难。在上个世纪,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国土,黄河就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励着她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二、了解背景——说黄河
1、 背景介绍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连续写作写作了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遍了大河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