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80字。
2023高考原创作文模拟题一
所谓碎片化阅读,一般指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对于碎片化阅读的利弊,争议很大。反对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坏处包括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弱化思考能力、容易遗忘、易受情绪牵制、丧失阅读的文化意义等;而支持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是快捷、方便、高效、门槛低、信息量大、增加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娱乐时尚。
对于碎片化阅读,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自身感悟,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为碎片化阅读点赞
当下,碎片化阅读正大行其道,引发的争议也很大。有人反对碎片化阅读,可我却要为它点赞。
众所周知,当下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节奏非常快。人们忙于工作、生活和学习,时间方面已经出现碎片化的趋势。换言之,即便人们想读书,也很难抽出一大段完整的时间,安心阅读。此时,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比如在候车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在散步的时候拿起手机等随身携带的智能设备,阅读相关信息,不仅方便便捷,而且能够有效利用好碎片化时间,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可能有人会说,可是这样阅读容易遗忘,读过以后效果不佳。不可否认,如果仅仅是读,确实难有太大的收获。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智能设备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查资料,做备注,写笔记。换言之,只要我们足够用心,碎片化阅读也可以像朱熹说的那样,做到阅读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因此,只要掌握好方法,用心去读,碎片化阅读一样能够确保阅读效果。此外,利用手机等智能设备,我们还可以把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结合起来,让阅读的形式丰富多彩,从而提高趣味性,增强阅读兴趣。这,也是碎片化阅读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实,碎片化阅读也并非当下人的“专利”,很早以前,就有先行者不断尝试。北宋先贤欧阳修,就有“读书三上”的美谈。所谓“读书三上”,为厕上、马上和枕上。虽然没有使用智能设备,但从本质上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碎片化阅读?此外,还有很多经典典籍,比如《论语》、《世说新语》和《小窗幽记》,篇幅短小,一则不过数十字,也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古代读书人往往利用饮茶间隙,读一两则短文,当此时,茶香盈口,书香沁人,岂不快哉?古人尚且如此热衷于碎片化阅读,作为今人,我们又怎能无动无衷呢?
当然,碎片化阅读确实是一种浅阅读,可能存在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弱化思考能力等问题,需要我们采用多读经典、勤于反思等方式,进行弥补。但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就此否认碎片化阅读。事实上,据媒体调查,我国居民年均阅读书目仅为5本,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因为智能设备的普及,国民阅读时间有所提升。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弘扬碎片化阅读,大力提升国民阅读时间,力争早日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俗话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有一个在路上。可是,如今我们即便在旅行,也可以拿起手机等智能化设备,进行碎片化阅读。因此,碎片化阅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同时在路上。让我们为碎片化阅读点赞,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热爱阅读!
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来源:人民网 宋 威
最近读书,偶然翻到一段记述,颇令人感慨。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