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300字。

  2023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突破——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父异之。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淳煕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①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注】①蠲:除去,免除。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i  甫能言(    )
  ii  除知南康军(    )
  iii  郡县官吏惮其风采(    )
  iv  有短熹者(    )
  v  父异之(    )
  vi  值岁不雨(    )
  vii  悉厘而革之(    )
  viii  申乞致仕(    )
  (2)  下列句中与“蠲其征”中的“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奏复其旧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则或咎其欲出者 D.吾其还也
  (3)  翻译下面句子。
  i  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ii  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4)  结合第二段段意文意,概述体现“朱熹对教育非常重视”所做的三件事。
  (5)  根据本文第三段画线句,有人在皇帝面前指责朱熹荒废政务,可是皇帝却认为朱熹为政值得肯定。请结合第三段分析其中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余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①。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