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6040字。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元代绘画从宋代走过来以后,还没有进入一个真正转折的时代。元代虽然是少数民族政权执政,但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没变,只不过统治者换了而已。思想方面没有质的变化,相应的文化形态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苏东坡在政治上折腾,屡遭贬官。元代画家没有,他们整个就是野逸的、平淡平和的一种状态。他们被迫隐居,但日子还是过得比较好,就想表现他们文人的心境-----淡雅、超然,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平淡天真的山水境界就出现在他们的绘画里。
  但是元代画史上是不是一点变化都没有呢?也不是。比如文人画真正崛起了。真正的文人画应该是安史之乱后开始出现的,晚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提到的“前古未之有也”的“逸品”画为其标志。到了宋代,又有了苏东坡的提倡,米芾的实践,但总的来讲,文人画还是没有形成大的气候。
  文人画真正形成气候是在元代。元代有“元四家”,以及别的一些画家为其代表。元代把那种超越性的文人画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真正的文人画是从元代开始崛起的。此前都是在做准备。
  文人画的崛起表现在他们作品里整个呈现出一种非常雅逸、超脱、淡远的心态。表现在绘画里,元代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四君子”比较流行,特别是竹、梅、兰。元代画作中的经典如“元四家”之一-----倪瓒的山水画,色彩淡雅,笔调冲和,没有崇山峻岭的犬牙交错,没有田野森林的郁郁葱葱,一带远山,一叶扁舟,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超然和淡泊。加之元代画家本身就没有什么要紧事儿,整天研究。元代虽然不到一百年,但在文人画方面居然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笼罩画坛的趋势。
  (摘编自林木《元代文人画的笔墨逸韵》) 材料二:
  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在两宋时期就已达到了朴素、娴熟的地步。画家们不断从自然中汲取新的感悟和绘画语言,渴望呈现更为真实的自然,极大限度地发展了笔墨对于表现不同地区特征的可能性。到元代,审美趣味的变异使文人画得到发展,画面中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对书法趣味的重视构成元代山水画的特色。 元代名画家赵孟頫便曾作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虽然元代是少数民族政权执政,但它的思想、文化等社会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B. 真正的文人画是在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其标志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逸品”画。
  C. 王蒙的笔墨技法有继承也有创新,解索皴法和牛毛皴法都由前代的披麻皴法变化而来。
  D. 王蒙绘画中融入了篆书、行草的笔法,这可能与他幼年时深受赵孟頫书画艺术的启蒙熏陶有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人画在元代真正崛起,盛行一时,因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才具有超越性的特征。
  B. 两宋画家从自然中汲取新的感悟和绘画语言,渴望呈现更为真实的自然,其山水画技法娴熟。
  C. 倪瓒的山水画虽然是“元四家”画作中的经典,但在表现物象的内在本质方面不够重视。
  D. 中国画借透视法中的明暗、远近对空间感进行塑造,这在王蒙的《青卞隐居图》中有迹可寻。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太适合用来表现“淡雅超然”心态的一项是(    )(3分)
  A. 倪瓒的《江岸望山图》,墨色少而淡,山石树木寥寥几笔,画面清雅,描绘出明静清幽的画面。
  B. 王蒙的《具区林屋图》,除了右下角留下了一角外,整幅画被山石树木填满,几乎没有空白画面。
  C.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画面从连绵的平坡沙岸到渐起的缓坡,最后是缥缈的远山和消失在天边的地平线。
  D. 吴镇《洞庭渔隐图》题诗为“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揽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4. 简要分析材料二使用的论证方法。(4分)
  5. 弘仁,俗名江韬,为僧后法名弘仁。明末清初人,曾参与抗清活动,明亡后被迫出家。其画作《松梅图》 中梅枝虬曲,花瓣几朵,简约而清雅,松与梅傲雪凌霜,高标独立。《松梅图》的创作与“元四家”有相似之处,结合材料一从创作背景和内容风格角度简要分析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逝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身体呈扁圆形,红色的鳍,蓝色的鳞片。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渔妇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