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24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时间: 2023.1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批判性思维有两个特征: 第一, 批判性思维首先善于对通常被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 而 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结论; 第二, 批判性思维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疑问 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 而不是同样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把这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 批判性 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 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在这 个意义上,“批判性”不是“批判”,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 式的评判, 多是建设性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 批判性思维的第一层次是一种获取证据、分析推理的能力,有别于知识。 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指学科知识,而是一种超越学科, 或是说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思维能力,也 称为可迁徙能力。这种能力与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以及统计推断有关。
批判性思维除了能力层次,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 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也称之为 心智模式。这个层次超越能力, 是一个属于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的层次。批判性思维的心智模式是成 长型心智模式,就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习惯,不断拓宽思维范围,想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问之前 没有怀疑过的命题。
如果说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 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这个层次是引导人们有意识地打破思维 “禁区”,走出思维“误区”,走进思维“盲区”。有关“如何”方面的问题,多是技术层面,包括 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取, 也可以通过诸如 ETS 的考题来测 试。而有关“什么”和“为什么”方面的问题, 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但是它也是可学习的, 可以通过被感悟、被启发等方式学习。
应该说, 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如何”方面见长。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几 乎所有都是关于“如何”的,很少是关于“为何”的。我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的一知半解。批判性思维除了要求在逻辑上、统计上不犯错误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 的问题, 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 并且要刨根问底,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在批判性思维教 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自然的, 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 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摘编自钱颖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 理念与实践》)
材料二:
批判性思维是“开放理性”的精神和“探究实证”技能的结合。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这 样的精神和技能, 是人的认知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支柱。换句话说,如果 作为个体的人没有开放思维、没有理性辨别力、没有论证技能, 那么,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理性 社会以及对各种问题的解决, 都是不可能的。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指出, 我们高端产业落 后的一大原因,在于我们的人才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他直言:“没有人,什么都干不成。”显然,他 说的人, 指那些既能思考又能实干的人。人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B
.
.
D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能否对专家和权威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是心智模式问题; 能否提出有说服力的解 答,是思维能力问题。
B.从“思考什么”到“问为什么”,再到“如何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层次越来越重要, 学习获 取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C.材料二引用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没有人”的言论作为论据,论证了批判性思维在 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性。
D.不管国际环境如何复杂,我们只要坚持用“理性语言”去“讲好中国故事”,就一定能够获得 整个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3.下列的说法中,完全符合“批判性思维”特点的一项是(3分)
A.某著名导演对一些当红情感剧提出尖锐的批评, 认为这些剧盲目跟风、胡编乱造,低俗化倾 向十分严重。
B.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产生兴趣,对旧说进行质疑和反驳,并通过实地考察提出了自己的 合理解释。
C.朋友对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缺乏了解,小潘老师从网络搜集了权威专家的论述对他进 行“科普”。
D.屈原《天问》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等,所提问题有明知故问的,但许多还是他那个时代尚 未解决的。
4.两则材料都提及了中国学生, 它们的关注点和表达意图有何不同?(4 分)
5.材料二指出:“目前的基础教育,和现代社会、国家发展背景下培养有德有能的人的目标, 依然没 有很好对接上。”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角度, 目前的基础教育可以有哪些举措? 请结合两则材料分 析。(6 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秋山图
【 日本】芥川龙之介
“您看过元代绘画神手大痴的《秋山图》么? ”
一个秋夜,王石谷到恽南田家中作客,一边喝茶,一边谈话。
“没有。您见过? ”
“可以说见过,也可以说没见过,这是一件怪事……”
恽南田惊异地瞅着王石谷的脸:“你见过的是摹本么?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