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210字。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战国策》专项练习
  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秦王谓公子他曰:“昔者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秦战不利,因转与楚,不固信盟,唯便是从。韩之在我,心腹之疾。吾将伐之,何如?"公子他曰:"王出兵韩,韩必惧,惧则可以不战而深取割。”王曰:“善。”乃起兵,一军临荥阳,一军临太行。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
  上党之守冯亭曰:“臣请悉发守以应秦,若不能卒,则死之。”守二十日,阴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内之与王,唯王才之。”赵王喜,召平阳君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吏民不欲为秦,而皆愿为赵。今冯亭令使者以与寡人,何如?"赵豹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具秦以先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金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王大怒曰:“夫用百万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十七,何故不为?”赵豹出。乃使赵胜往受地。
  赵胜至曰:“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冯亭垂涕而勉曰:“是吾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辞封而入韩,谓韩王曰:“赵闻韩不能守上党,今发兵已取之矣。”
  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怒,令公孙起、王蔚以兵遇赵于长平。
  (摘编自《战国策•赵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十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
  B.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上皆列之丁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
  C.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
  D.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上皆列之丁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谢于秦"的"谢"字是道歉、谢罪的意思。
  B.“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中“效”是献出的意思。
  C.“秦被其劳”中的“被”是表被动,跟现代汉语意思一样。
  D.“户”,即住户,一家谓一户。文中的“万户”“千户”是指赏赐的食邑数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奏昭干旭攻打韩国,除了抓住韩国不了盟约、追求私利的把柄,还想坐收韩国上党之地。B.冯亭未能为国战死,寻找借口献地于赵,后又流泪拒绝赵国封赏,引发秦赵之战。
  C.赵王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顾赵豹理性分析和劝说,执意接受韩国上党之地。
  D. 半阳君认为上党从中间割裂了秦国,仗秦国两边不能相互连通,秦国不会坐视不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内之与王,唯王才之。
  (2)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
  14.为什么赵豹认为赵王得上党之地是“甚祸无故之利”?请简要概括。(3分)
  二、(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①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