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460字。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全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选择题选出的答案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答题位置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3分)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 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笼(lǒng)舍(shě)谱(pǔ)
  B. 脊(jí)摧(cuī)抹(mò)
  C. 倘(tǎng)诬(wū)脂(zhī)
  D. 诓(kuāng)筋(jīn)宰(zǎi)
  2. 文中画线句子的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B.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C.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D. 他们在前扑后继的战斗
  【答案】1. B2. D
  【解析】
  【1题详解】
  考查字音。
  B.脊(jí)——jǐ,抹(mò)——mǒ。
  故选B。
  【2题详解】
  考查字形。
  D.前扑后继——前仆后继。
  故选D。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   )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   )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陕西延安,(   )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   ),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激荡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摘自新华社评论《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3.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坚强        对         瞻仰         汗马功劳
  B. 坚强        向         参观         丰功伟绩
  C. 坚定        为         瞻仰         丰功伟绩
  D. 坚定        和         参观         汗马功劳
  4.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新的坚定信念的优异答卷
  B.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C. 向历史和人民交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D. 向历史和人民新的交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5. 下列每项短语结构类型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目标任务           赓续血脉            历史自信
  B. 优异答卷           红色血脉            斗争精神
  C. 不到一周           团结奋斗            战争时期
  D. 前往陕西           峥嵘岁月            磅礴力量
  【答案】3. C4. B5. B
  【解析】
  【3题详解】
  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坚强:强固而不可动摇。坚定:(使)稳定坚强;(使)不动摇。根据后面的“历史自信”可知应用“坚定”。
  第二空:对: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向:表示动作 方向。
  为:表示行为的对象。
  和:表示联合;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