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20字。

  高一语文   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  共1课时
  《涉江采芙蓉》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诗歌,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
  2.通过分析诗歌,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3.通过对诗歌的感悟,体会诗歌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诗歌,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歌的感悟,体会诗歌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周敦颐。关于“莲”,君子之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佳人之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莲花别称:荷花、芙蕖、芙蓉......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涉江采芙蓉》(板书课题)
  二、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
  2.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诗歌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
  第一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
  阅读导学案P209页中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的内容(3分钟)通过阅读阅读,看同学们能找到哪些知识点,你认为哪些是重点、难点、困惑点?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3分钟)
  自主阅读《导学案》P213页有关本课“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的知识讲解,并回答以下问题:
  1.《古诗十九首》的时间、作者以及最早记录在哪里?
  2.《古诗十九首》主要的思想内容。
  3.对《古诗十九首》评价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
  1、时间:东汉末年
  作者:无名氏
  最早记录:梁代萧统所编《文选》
  2、主要的思想内容:“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东汉宦官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留下妻儿,然而往往一事无成,只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因此,《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写离愁别绪,或游子思归,或闺房怀远,其次是人生易逝的感叹,或及时行乐,或不甘贫贱。
  3、“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