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720字。
2022-2023学年下学期统编版高二语文开学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例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就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及少数以工商为主的部族。
其次,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各民族不同的审美偏好,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存在形式,决定了人类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不存在有共性的人类文化。
B. 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既为人们从事文化创造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对文化创造的自由性带来限制。
C. “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所以各文化体系应保持独立,而不能相互吸取、借鉴。
D. 文化误读难以避免,而且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而对待文化误读应顺其自然,无需刻意避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是“有古今无中外论”这一论调的根本错误。
B. 不同文化的发展成果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心理又可催生不同的文化成果。
C. 民族文化的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文化都要固守不变。
D. “文化相对主义”是对待文化差异性的最合理、最正确的态度,应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司马迁
B.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C.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沈宗骞
D.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鲁迅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应如何对待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不存在有共性的人类文化”错误,原文说“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可见存在有共性的人类文化。
C.“各文化体系应保持独立,而不能相互吸取、借鉴”错误,根据后文“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可知,各文化之间应相互交流、借鉴。
D.“应顺其自然,无需刻意避免”错误,原文是“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可知应理性看待和运用文化误读。
故选B。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文城
余华
在溪镇有一个人,他的财产在万亩荡,那是一千多亩肥沃的田地,河的支流犹如繁茂的树根爬满了他的土地,稻谷和麦子、玉米和番薯、棉花和油菜花、芦苇和竹子,还有青草和树木,在他的土地上日出和日落似的此起彼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欣欣向荣。他开设的木器社遐迩闻名,生产的木器林林总总,床桌椅凳衣橱箱匣条案木盆马桶遍布方圆百里人家,还有迎亲的花轿和出殡的棺材,在唢呐队和坐班戏的吹奏鼓乐里跃然而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