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610字。
盐城市、南京市2022-2023学高三语文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2023.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各种各样的比较有名的神话中,月亮总是和美丽的女神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还是由此演变的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或是中国的嫦娥与日本的辉夜姬。
在这些神话故事里,月亮都是以女性的角色出现的。而在原始文化中,女性以月亮为代表,男性则以太阳为代表。在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阴阳的观念,并形成最初的文化体系,用以认识、解释和处理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按照阴阳的文化体系,阴—月亮—女性与阳—太阳—男性是相对应的两方面。直到今日,阴阳文化体系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发挥着作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这些观念如此根深蒂固,自然地,在人类的意识深处就很容易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
尽管月亮神话有着丰富的象征内涵,但它的主导象征却是表现“生命的繁衍与永恒”,由此而与女性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女性的象征。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中都有明显的表现。月亮,既是自然景观,也参与人的生活,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把它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赋予它以性别特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艾瑟•哈婷在《月亮神话》中说过:“无论在当代还是古典诗歌中,以及时代不明的神话和传说里,月亮代表的就是女人的神性、女性的原则,就像太阳以其英雄象征着男性原则一样。”阳性的太阳代表着公开的社会化的生活,是权威与力量的代表,而夜晚的月亮属于阴性,代表着隐蔽的私人化的生存形态,是神秘、感伤又富有诗意的。
(摘编自段君、齐昕《浅谈中西月亮神话》)
材料二:
印度到处是毗湿奴的神庙,目前的印度教依然流传一个毗湿奴化身侏儒步天的故事。毗湿奴变成侏儒,三步就跨完天地,多具有想象力啊。那么,现实中有这样的侏儒吗?有的,就是圆圆的太阳。在中国,拟人化的太阳也是这个模样的,《山海经》里有一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阴阳观念形成的文化体系,至今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发挥作用,让人们自然地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
B.人们把月亮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赋予它女性特征,代表隐秘的生存形态。
C.在神话研究中,我们一般只关注印度对中国的影响,月蟾神话起源研究则能看出中国对印度也是有输出的。
D.在原始社会时期,生存条件极为艰难,因而人类赋予了月亮生殖崇拜,从而保证种族更好地繁衍延续下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材料一中,作者引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艾瑟•哈婷的话,以支撑“月亮成为女性的象征”的观点。
B.在材料二中,作者从语言发音、语义辨析等角度,推断出中国和印度月亮神话之间存在着关联。
C.在材料三中,作者以“根”作比,指出了“中国月亮神话发展脉络”的总体特征,语言生动形象。
D.三则材料均是从中西方神话传说出发,结合各国的文化特征,探究月亮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3.下列故事中的形象最符合材料三中有关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的一项是(3分)
A.神农氏遍尝百草,帮助老百姓识别草药。
B.文王拘羑里,观天象卜蓍草而推演周易。
C.老子骑牛出关紫气东来,被奉太上老君。
D.关羽殁后被尊为武财神,受到后世供奉。
4.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认为“月亮是女性的代表”,但论述角度不同,请分别概括。(4分)
5.学校组织“中西方文化交流”游学活动,你计划运用以上材料中的说法向外国友人解读《春 江花月夜》一诗中的“月”。请结合诗句,列出发言要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无声的歌
荒 煤
一九三八年的十月革命节。
黄昏夕照中,延安城闪耀着热情和欢喜的光辉;红旗在阵阵歌声里飘扬起来,街道上拥挤着灰色的人群,阳光投射在他们红红的脸颊上、衣领和胸襟上的红证章上。落日似燃烧起一堆火焰,熊熊的红光在苍穹波动着。
他仿佛投入太鲜丽的红色的海里,感到头都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