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28120字。
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杭州周边四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
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孔子以“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发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
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
“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发展。在这种理解下,“新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但“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是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晚周“诸子百家”到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每每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因而,“新子学”视野中的“国学”将是一个思想多元性与时代发展和谐一致的图景。
“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它给“国学”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内容上的囊括,而是结构性的革新:“国学”将由单向封闭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交互动态的多元开放结构。简单而言,在“新国学”的结构中,各种学术之间多元、平等、互为主体,没有谁统摄谁,谁要依附谁的问题。在这种体系可之下,经学和儒学并不占据垄断地位,不再是其他学术确立自我和位置的依据与标准,只是复合多元、动态构成的学术生态中的一个重要但又普通的组成部分而已。因此,今后的“国学”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孤景,而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
(摘编自方勇《再论“新子学”》)
材料二:
历来子学研究成果固然丰硕,但我们要面对的是现代中国的复杂情境,故而当代子学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应在世界哲学的大背景下,召唤出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开出新境界。
先秦是中国哲学的开创期,构成了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核心内容。与古希腊哲学家不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儒家学说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人的倡导,说明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
B. “新子学”没有摆脱在旧“国学”中的位置,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
C. 主张法治、反对贵族特权的法家与对亲亲政治进行批评的墨家,都主张人人平等并持有兼爱的思想。
D. 在现实关怀、积极入世与顽强奋斗等方面,先天不足的道家思想以自身的艺术心态影响着先秦诸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经学思维模式下,儒学支配着其他各家,“国学”依然处于经学和儒学统摄之下。
B. “新国学”结构中,各种流派平等多元、互为主体,“国学”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
C. 道家思想由于可以调剂和纠正儒、法、墨各家的思想而在诸子学说中有超然的地位。
D. 深挖先秦诸子的思想内涵,联系复杂的现实情境,或可使“新子学”获得更纵深的发展。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的一项是( )
A. 许抗生教授主张从时代需要出发,吸收诸子思想的精华,复兴先秦子学平等、自由、以人为本的精神,推动文化全面繁荣发展。
B. 欧明俊教授提出,“新子学”理应成为国学“新主体”,体现其在国学中的价值和地位,但不应取代经学的尊崇地位。
C. 张永祥博士认为“新子学”建设要有大子学的历史眼光、大学术的现代意识、大文化的宏观视野,创造性继承子学精神并进行独立的义理阐发。
D. 傅璇琮教授主张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吸取西方近现代较有科学意义的学术思想、观念和方法,更加清醒地认知“新子学”的民族特性,充分阐释我国古老文明的价值。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 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新子学”的理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
B.“没有摆脱在旧‘国学’中的位置”错误,说法过于绝对,缺少必要的限制词,原文是说“仿佛没有摆脱”。
C.“都主张人人平等并持有兼爱的思想”错误,“都主张人人平等”无中生有,由“墨家可以说是古代的社会主义者,其兼爱的思想蕴含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其对亲亲政治的批评到今天还有意义。法家反对人治,主张法治,反对贵族特权,积极入世”可知,文中只说墨家有兼爱的思想。
D.“在现实关怀、积极入世与顽强奋斗等方面先天不足的道家思想”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先秦诸子大多着眼人间,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儒家如此,道家也如此”可知,道家也有“现实关怀”。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夕
沈从文
许多人,围在一个床边。床是黑木的,小的,旧的床板上面,垫褥上睡了一个男子。男子是快要死去的人了。眼睛无光,脸色惨白。
围在病人床边的,有两个女子,一个年约二十五岁,一个年纪较幼,不到十六岁。年长的是病人的妻,年幼的则是病人的妹。
年幼的女人坐到近窗处一张旧藤椅上去了,吁着气,用手掠头上的短发,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