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896真正的人生,从面对孤独到享受孤独.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908宏青春之志,搏有为梦想.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909躺平思想不可得,人生短暂需拼搏.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真正的人生,从面对孤独到享受孤独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孤独是人生常态,无论是身处繁华闹市,还是僻静乡野,都只能选择面对。有时孤独源于优秀,你不妨面对世俗扬起骄傲的眉梢;孤独也常常带给我的伤感和失落,你也应该勇敢地走出阴霾见晴明。
关于“孤独”,你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和成长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的类型是引语式材料。
材料先强调孤独无法避免,要学会面对孤独。然后,材料点出一个人陷入孤独状态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优秀。优秀的人,眼光更长远,思考问题更深刻,更不愿意循规蹈矩、囿于尘俗,因此往往会与时俗格格不入,这也就造就了他的孤独。如果孤独是这样产生的,那就应该坦然而骄傲地接纳它,毕竟,这种孤独是卓尔不群的优秀人士的标配。最后,材料又提到孤独可能给人带来的负面情绪。孤独时伤感和失落是难免的,但是,如果我们的孤独是源于自己优秀,那么就不要在伤感失落中沉沦,而应勇敢面对别人的不解、怀疑、嘲讽、孤立,守得云开见月明。
名正方能言顺,不管写成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要完成这个题目,首先应清楚地辨析材料中的“孤独”的内涵。在本则材料中,孤独不是指孤单、空虚、寂寞,而是指人们因拥有独立的人格、个性化的见解、笃定的追求、坚定的信仰而主动地选择的一种宁静、圆融的状态。拥有这种状态的人,他的生活自成体系,自成世界,他不向世俗妥协,不需要异己者认同,更不需要任何人怜悯。尼采曾经所说的“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正是此意。在这种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908期)
主题:宏青春之志,搏有为梦想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来,“躺平”一词蹿红社交网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感心累,只想躺平在地,不再鸡血沸腾。
有人说,“躺平”意味着颓废、妥协和放弃;有人说,“躺平”其实不过是一种减少自己生活需求的“不消费主义”,清心寡欲回归最基本的生活,无可厚非;有人说,“躺平”只是降低欲望,淡泊名利,放弃了外在的评价,不追求功利化上进,苟且中不见得彻底放弃诗和远方。
在河南大学毕业典礼上,程民生教授致辞时说:“可不敢一直躺平,躺得了初一,躺不到十五啊!”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宋儒吕祖谦有言,“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
以上论述有哪些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需要综合材料所有信息,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全面辩证的思维去分析判断并准确立意。立意时,彻底否定“躺平”或许会忽视弱势者处于困境的诉求,完全支持“躺平”势必产生消极颓废的情绪;既不失关怀的温情,又能保持理性的冷静,立意才能深刻。论证时最好能由事及人,将认知的触角由具体的现象延伸到人生追求、社会风气、国家发展、文明走向的广阔空间,从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视角去思考生活,写出深度和高度。
优质素材
【言论类】
1.何谓“躺平”?这个网友自造的词汇,本无权威解释,大抵是指一种无欲无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状态。仔细琢磨,这其实跟之前流行的“丧”“宅”“佛系”等异曲同工。混日子、图清闲,这种状态与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自强不息、奋斗向上显然相悖。——北京日报评论《莫用“躺平”误读奋斗着的年轻一代》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第909期)
主题:躺平思想不可得,人生短暂需拼搏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个词“躺平”,用来形容当下年轻人对工作生活的状态。大体是面对现实中无法改变、无法掌控、无法解决的事,摆出无所谓的态度,不奋斗不努力,赚多少就花多少,即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面对“躺平”的年轻人,忧国忧民一族很是担忧,担心“躺平”演变下去,会上升到民族危机。2021年5月25日,《南方日报》就“躺平”现象发文表示:躺平就是毒鸡汤,不仅不正义,而且可耻!表达了对“躺平族”的批判,也因此引发了全网对于“躺平”的讨论。
对于“躺平”,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核心内涵
据材料可知,命题人传达的如下内涵:
第一,告知考生,何为躺平,即,“躺平”的概念。
第二,关于“躺平”,命题人是什么观点,即,“面对“躺平”的年轻人,忧国忧民一族很是担忧,担心“躺平”演变下去,会上升到民族危机。”,再据《南方日报》的例证观点,考生可知,对于“躺平”,命题人是持反对态度的。
第三,反对的理由即是本题的最佳立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拒绝躺平,应时刻保持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驱动任务
据“对于‘躺平’,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这句话,考生可知,你的“思考与认识”,最好是命题人的观点。
虽然在一定的合理状态下,青年可以稍微放松,但这些不足支撑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