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060字。

  与除夕有关的诗歌鉴赏20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于西京守岁①
  骆宾王
  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年间,作者自蜀返京后不久,母亲去世,葬于水浐之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概括介绍“守岁”前的生活状况,寡言少语,却能自如地应对纷纷扰扰的世事。
  B.三、四句用词巧妙,“忽”与“方”两相对照,细致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心灵的触动。
  C.五、六句构思精巧,用“寒色”写冬,用“晓光”写春,意谓“晓光”一到便是新年。
  D.七、八句仍围绕“守岁”,侧重心理描写,说身处异地,逢上除夕,没有机会看望亲朋老友。
  2.诗的颔联构思精巧,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3.诗的结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A   
  A项,“却能自如地应对纷纷扰扰的世事”不合诗意,第二句说“惨风尘”,即只能孤独地应对纷纷扰扰的世事。“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意思是闲居时很少欢宴笑语,只能孤独地应对纷纷扰扰的世事。故此题答案为A项。
  2.虚实结合,意蕴丰富。既实写季节的变化,冬去春来,也暗喻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孤独忧郁之中忽然发觉寒冷的冬天行将结束,春天已指日可待。(3分)用词巧妙,细腻传神。“忽见”的“忽”与“方知”的“方”,两相对照,细致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心灵的触动。(2分)
  3.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思而不得的孤独、悲苦、惆怅的情绪。(3分)诗人客居他乡,没机会与乡亲旧友相见,在京城思念得辗转反侧。此联直抒胸臆,传达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人之常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
  除夜有怀
  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除夕夜感受到四季循环往复,更漏相催,时间飞逝,岁月无情。
  B.颔联写残灯无焰,炉香焚尽,诗人因辞旧迎新、心情激动而没有入睡。
  C.颈联诗人看着芙蓉枕稍觉春意逼近,饮着竹叶青酒顿时感觉寒气消退。
  D.这首诗语言朴实,表面上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