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220字。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戏曲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完整的表演体系。中国古典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虽然中国古典戏曲在宋元时期才正式形成,但它积蓄既久,源头亦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表演、传唱过程中,古典戏曲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中国戏曲的独到之处,是它的虚拟性。西方戏剧基本上是不承认这一点的。他们的演出,是“现在进行式”,十分重视舞台上的真实感。他们的道具、布景等等,总是面面俱到,力求真实。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花钱多不说,也未必有效果。因为道具布景做得再像,也是假的,而且其真实性也总是有限的。中国的戏曲艺术家就高明得多。他们干脆公开承认是在演戏,一切都是假的,不过是“以歌舞演故事”,即中国戏曲的演出是“过去叙述式”的。咱们姑妄言之,你们也姑妄听之,对付着看好了。
古典戏曲具有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戏曲的程式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蕴含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积淀。舞台上呈现的以桨代舟、以鞭代马及戏曲中的台步、云手、起霸、水袖等动作,以虚代实,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京剧《天女散花》运用“绸子舞”的身段技巧和程式来展现天女的缥缈和婀娜。梅兰芳从国画《散花图》中得到灵感,经过反复研究和揣摩,感悟天女的姿态、气质和神韵,在舞台上再现了画中仙女的神态,将散花的动作表现得如云雾般变幻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舞台美术方面,传统戏曲以“一桌二椅”为主要呈现形式,没有具象的舞美元素,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写意的舞台空间。这一点在当代新编戏曲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新编昆曲的代表作《白罗衫》,它的舞台和布景都相对简单,延续了传统戏曲的呈现形式,在典雅、写意美学的基础之上,努力适应现代的剧场环境和观众的审美变化。舞台背景的选择也以淡雅色调为主,体现了昆曲含蓄、典雅的审美意境。
正因为中国戏曲的艺术构成是形式上的程式化而内在审美上又追求一种虚拟性,因此它的舞台表演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造型观,不是力求形似的“具象造型观”,而是只求意似的“意象造型观”。“意象造型观”的要义,是“立象尽意,得意忘象”。象,不过是传情表意的手段,是可以不必斤斤计较甚至可有可无的东西。西方戏剧的“无实物动作”(面对假想物空着手进行的形体表演)虽然也有虚拟性,但仍要求“形似”;而中国戏曲的“虚拟程式”,却只要求“意似”。从喝酒、吃饭、睡觉、起床,到跋山、涉水、跑马、行舟,都只是“意思意思”,只要在“意思”上相似就可以了,和国画写意中的“意到笔不到”或“逸笔草草”差不多。既然所求不过意似,则“旦角上马如骑狗”,或者揩眼泪时袖子和眼睛隔着几寸远,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摘编自《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
材料二
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这种特点的的出现既是由于当时戏曲舞台布景粗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后果,也是“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沉淀下来的产物。
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戏剧注重虚拟性,西方戏剧注重写实性,因此中国戏剧的表演是“过去叙述式”,而西方戏剧的表演是“现在进行式”。
B. 中国戏剧不重外在的真实性,戏曲舞台的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的虚拟而出,因而可以自由表现外在的现实空间。
C. 在舞台美术方面,没有具象的舞美元素,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写意的舞台空间。而西方戏剧追求场景的真实感,拒绝虚拟性的存在。
D. 中国戏曲所具有的“虚拟性”和“写意性”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唯一手段。
2.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戏曲的“写意性”特征的一项是( )
A. 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曾跟梅兰芳说过这样一副对子:“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B. 中国戏曲服饰主要以明清戏服为主,不太关注季节、时代、地域等服装特点,只考虑戏曲服装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等方面。
C. 关汉卿《窦娥冤》中,女主人公窦娥在含冤临刑前发出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借异常的现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
D. 戏曲有时用一段长达二十分钟的“慢板”曲调来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有时大将在战胜敌人后,用一大段“枪花”或“刀花”表演来抒发获胜后的喜悦。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
A. 新编昆曲的代表作《白罗衫》虽然适应了现代的剧场环境和观众的审美变化,但是依然传承了中国戏曲形式上的程式化而内在审美上又追求一种虚拟性的艺术特点。
B. 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受制于舞台的客观环境,因此不可能绝对真实的呈现出现实的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从而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
C. 中国戏曲舞台常采用桌椅、脸谱、服饰等一系列象征性符号,为的是很好地体现中国戏曲艺术“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特征。
D. 中国戏曲中把曹操化妆成白脸,而且眉眼细小、皱纹粗大、嘴上部还有两颗大黑痣,是用夸张手法突出其多疑、奸诈、阴险的性格特征。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中国戏曲中“虚实结合” 艺术特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因此中国戏剧的表演是‘过去叙述式’,而西方戏剧的表演是‘现在进行式’”错误,强加因果。从材料一第二段“中国戏曲的独到之处,是它的虚拟性。西方戏剧基本上是不承认这一点的。他们的演出,是‘现在进行式’,……他们干脆公开承认是在演戏,一切都是假的,不过是‘以歌舞演故事’,即中国戏曲的演出是‘过去叙述式’的”可知,中国戏剧的虚拟性和西方戏剧的写实性,与中国戏剧的表演是“过去叙述式”,西方戏剧的表演是“现在进行式”并非因果关系。
B.“因而可以自由表现外在的现实空间”错误。结合材料“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可知,原文说的是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而不是“外在的现实空间”。
D.“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唯一手段”错误,说法绝对。结合材料“中国传统戏剧的‘虚拟’手法的运用对于原型来说正是‘离形得神’,尤其在刻画人物内心以及思想感情时有重要意义”可知,原文说的是“在刻画人物内心以及思想感情时有重要意义”,而不是“唯一手段”。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