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60字。

  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主备人: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序”的相关知识。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
  3、掌握文章的重点文言知识。(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言曰“自由与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为了爱情,我宁愿牺牲生命,为了自由,我宁愿牺牲爱情。”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与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兰亭集序》。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序”的相关知识。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3、掌握文章的重点文言知识。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阅读课文,读准字音(3分钟)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自学指导一(3分钟)
  阅读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1、作者介绍:   2、写作背景:   3、文体知识::
  自学指导二(4分钟)
  1、翻译第一、二自然段
  (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
  3、作者的快乐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这两段描绘了怎样的意境(一幅怎样的画面或场面)?
  自学指导三(5分钟)
  1、翻译第二自然段(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2、诗句中出现两个“恐”字,说说诗人“恐”的内容各是什么?这种“恐”反映了屈原怎样的心情?体现他怎样的品德?
  3、诗中以“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以及剥皮不死的“木兰”、经冬不枯的“宿莽”比喻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