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10字。
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丹阳人朱治尝为孙坚校尉,见袁术政德不立,劝孙策归取江东。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将兵千余人,骑数十匹,行收兵,比至历阳,众五六千。时周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将兵迎之,仍助以资粮。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及策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策为人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乐为致死。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②,复除门户③;不乐者不强。”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丙辰,袁术表策行珍寇将军。策将吕范言于策曰:“今将军事业日大,士众日盛,而纲纪犹有不整者,范愿暂领都督,佐将军部分之。”策曰:“子衡既士大夫,加手下已有大众,立功于外,岂宜复屈小职,知军中细事乎!”范曰:“不然。今所以舍本土而托将军者,非为妻子也,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笑,无以答。范出,便释,著裤褶,执鞭诣阁下启事,自称领都督,策乃授传,委以众事;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
[注]①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②一身行:一人当兵。③门户:家庭。此指该家的徭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
B.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
C.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
D.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古代地理概念,指长江以东的地区。因古人地理左东右西。又称“江左”。
B.从父,父亲的亲兄弟,或祖父亲兄弟之子,即伯父、叔父。“从”指堂房亲属。
C.云集,与汉代贾谊的《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句中词义相同。
D.阁下,对对方的尊称,作为第二人称替代,常用于正式场合的对话,语气庄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景讨伐樊能、张英多年未能取胜。孙策为了辅佐他,向袁术请求回江东。
B.孙策性格仁厚,知人善任。因此,见过他的士大夫和读书人都愿为他效忠。
C.刘繇败逃后,孙策在曲阿慰劳将士、减轻徭役,引得人们归附,威震江东。
D.吕范自请兼任都督,帮助孙策治理军队。最终孙策答应了他,授给他符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策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
(2)不然。今所以舍本土而托将军者,非为妻子也,欲济世务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坚死,策年十七,还葬曲阿,径到寿春见袁术,术以坚兵千余人还策。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