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820字。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网络文学一定意义上是青年人的文学,值得热情关注,应当充分重视。据统计,国内上网的约5000万网民中,21岁到40岁的占85%。网络文学兴起的背后是70年代乃至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以及90年代出生的青年文学爱好者的迅速成长。生活化的审美、奇观化的叙事、极致的情感体验、时空场景的拼接糅杂、反宏大叙事的平民视角、模式化的创作风格、游牧式的盗猎与改写、反传统权威的个人体验与个人英雄主义、注重平面体验的消费与狂欢、对经典与传统的反讽挪揄、流畅直白的口语式表达、文本的未完成性(连载)及超长文本等构成了网络小说多面向的内容特征。有人甚至将网络文学形容为"时代新文化运动的先声",网络文学的兴起能够“吹响新文明的号角”。
大体而言,网络文学处在自发、随意的创始过程中,还难以与传统的纸上文学相抗衡,许多作品还相当幼稚。但不少网络文学作者认为,当网络成为人们更习惯和熟悉的媒体时,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重要方式。跨入电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在中国主流文坛依旧如空气般,存在却透明。鲁迅文络文学全军覆没;作为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新变化是:网络小说可参评,但必须已经落地出书,且出全。按照这一规则,还未收尾的热门某网络小说未能入选,这部书代表了一系列拥有大批读者的网络流行小说被推荐,曾被网友寄予厚望。参评作品中,仅有两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小说入围。
网络上关于网络文学的"e批评"十分热闹。这种"e批评",是指在网上非常普遍的、任何网民都可以张贴上去的评论,可以是长篇大论,也可以是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几乎所有的重要文艺现象,在网上都有大量的或短或长的“e批评”。但这些评论多数在论坛上不经任何编辑地张贴,随感式、谩骂式的批评较为常见。网上文艺理论、文艺批评还相当薄弱,学院式、学理式的文艺批评的声音几乎没有。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大批学识渊深、学理讲究的文艺评论家投身其中,对这一现象及作品认真评说。
著作权问题是关系到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难点。1999年王蒙、毕淑敏、风轻扬等六位作家状告某网站侵权,引起文艺界和网络界广泛关注,判决结果引起争议。六位著名作家状告某网站未经许可将他们享有完全著作权的文上,法院判决六作家胜诉。法院判决指出,作品上网是作品传播的一种新方式,作品的数字化行为本身并不具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性,作品载体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并不影响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因此,被告未经允许将原告作品登我到目特同上,促害了原告对其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被告应停止侵权,在自己的主页上刊登致歉声明,并分别赔偿原告经济损失。此案被称为"中国同络侵权第一案”,共审理结果对同上著作权保护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度保护同上版权会阻碍国内同络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文网络信息资源还处于匮乏的阶段,现有作品的数字化也是促进中国科技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摘编自《网络文学》)
材料二:
网络文学的兴起,源于互联网的诞生。经过20多年发展,网络文学已步入了成熟期,成为阅读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如何以网络文学表达当代中国的故事,以现实题材书写中国的伟大成就,是网络文学作家必须回答的问题。
在我看来,网络文学作家应更多关注作品所传达的"三观"、对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文学的兴起与青年作家和青年文学爱好者的迅速成长相关,网络文学本质上就是青年人的文学。
B.电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在中国主流文坛如空气般重要,因此,网络文学值得我们热情关注,应当充分重视。
C.网络文学作品应传达正确的“三观”,讲述好当代中国的故事,弘扬时代精神,让正能量转化为大流量。
D.不管是哪种题材的作品,只要是精品,都需要作家真实的生活阅历和对社会、对世界的深度思索,知行合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篇直接点明文本要论述的话题——网络文学,接着从三个方面论证了网络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B.“鲁迅文络文学全军覆没”,运用引证法论证了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还难以与
传统的纸上文学相抗衡”的观点。
C.材料一在阐述时使用了“一定意义上”“大体而言”“几乎”等词语,体现了论证语言严谨、
准确的特点。
D.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论证过程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的某网络小说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资格,说明该网络小说已落地出书,且全部出书了。
B.如果乙是学识渊深、学理讲究的文艺评论家,那么他的“e批评”可能是学院式、学理式
的,有利于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
C.丙打算写一部反映当代中国的网络小说,那么他可以以革命故事、科研人物、奉献精神和传统文化为题材。
D.丁是一名当代网络作家,如果他想创作出精品来,那么他需要深入生活,到人民群众中去,切身感受时代的脉搏。
4.如何看待“中国网络侵权第一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4分)
5.如何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乡镇是我生命中的一条暗河
李 汀
1991年10月我成了一名乡镇干部。
那时候,我的驻村领导邱乡长经常带领我下乡。在下乡的路上,邱乡长总问我:“习不习惯乡下生活?”我说:“习惯。”他又问:“对乡里有啥看法?”我说:“没啥。”我就是有啥看法,我想我也不能说。邱乡长一定读懂了我的心,他也不深问。我们就那么一前一后地走在山路上,我总是用最简捷的词语结束他的问话。
邱乡长的家在另一个小镇乡里。平时他很少回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