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及范文18(3份)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亲知、闻知和说知”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巧与拙”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青年职业选择”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巧与拙”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此题是典型的二元关系题,考查基本的思辨能力。材料的关键词是“拙”与“巧”“巧干”和“蛮干”等。抓住这些关键词,注意彼此关联,注意理性辨析,找到合适的角度来写即可。
  材料一从“科研态度”的角度,提出“宁拙勿巧”的观点:诚实、不投机取巧、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肯干。注意的是,此处的“拙”做褒义解,相关的词条有:拙朴、拙诚、守拙、大巧若拙。“巧”偏向于贬义的“取巧”;用巧妙的手段谋取利益(多指不正当的)或躲避困难,类似的词语还有:投机取巧,奇技淫巧,巧言令色,巧舌如簧,巧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亲知、闻知和说知”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代哲学家墨子认为知识的获取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方式。亲知是亲身实践从直接经验得到知识;闻知是由他人的语言传授或自己阅读获得知识;说知是在闻知亲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知识。三种方式在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各有其用,相互联系、转化,又共同助益我们获取知识。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是模仿2022年全国语文新高考Ⅰ卷命题,考察三元关系的构建。材料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句话:提出三种获取知识的方式。
  第二句话:解读三种获取知识的方式。亲知是亲身实践从直接经验得到知识;闻知是由他人的语言传授或自己阅读获得知识;说知是在闻知亲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知识。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学习知识的经验进行理解,作文中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深入阐释。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青年职业选择”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论及“职业选择”: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如果我们通过冷静地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型作文题。材料选用马克思的论述为学生提供了择业观、价值观的参考,用意十分鲜明,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青年在职业选择时需要认真考虑,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而是要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在为他人、社会、国家的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