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24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在几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了稳固的乡土社会。乡土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积淀之所在,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命脉。文学意义上的乡土,既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形态,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文化象征与文化信念的组合。
  乡土文学有其特定的含义,指的是表述人类普遍的乡村情感、以人类觉醒的文化意识和哲学眼光审视特定乡土历史文化的民族文学形态。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形成了两大基本叙事传统:一是乡土写实传统,从鲁迅到韩少功,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评形成启蒙传统;二是乡土浪漫传统,从废名到汪曾祺,以知识分子立场、人性审美形成诗化传统。
  鲁迅堪称现代乡土文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鲁迅是最早以小说的方式关照乡土的现代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多来自病态社会中疾苦不幸、麻木不仁的人民,先将他们的病痛找出,然后暴露在阳光底下,以引起救治的注意,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文学派以人文主义情怀和现代意识,确立起“改造国民性”的基本主题,试图以强大的人性和人道主义力量拯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乡土国民的灵魂,以达到改造国民性的目的。
  现代乡土小说的第二种叙事传统源于二三十年代的京派作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当鲁迅等乡土小说家“隐现着乡愁”时,废名却以简朴的翠竹制成一支牧笛,“横吹出我国中部农村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废名的作品是一首似写实、似浪漫的田园诗,描绘的多是远离近代启蒙的宗法式农村中的人事片断,着力表现宗法式乡村中天真无邪、白璧无瑕的人情人性之美,流露出对故乡父老以及古老淳朴民风、文化的热爱与挽留。鲁迅的乡土叙事立足于各种社会矛盾与文化冲突,废名的乡土叙事则立足于和谐宁静,以诗意审美的眼光打量中国的乡土世界,那些在鲁迅等乡土小说家笔下视之为文化批判目标的落后因素,却在废名笔下变成了审美元素。
  与鲁迅乡土文学叙事传统不同的是,废名乡土文学叙事立足于人性观照,怀着回到农业文明、原始人性,以及早期和谐人际关系的“恋美”情结,以理想化的笔墨对乡土社会进行田园牧歌式描写,充满乡土风俗之美以及乡民人情、人性之美的颂扬。
  当下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乡土文学的根基及其鲜活的生命力仍然强大,现代乡土文学的叙事传统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下的乡土文学创作。探讨中国乡土文学的内涵及其叙事传统便成为一个“文学富矿”,有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摘编自白忠德《浅析中国乡土文学内涵及其叙事传统》)
  材料二:
  乡土原型,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型。乡土原型所显现出的主题群,几乎像繁星一样布满了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乡土原型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内容,是一种“恋乡情结”。所谓“恋乡情结”,就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文学派试图以强大的人性和人道主义力量,拯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乡土国民的灵魂,达到改造国民性的目的。
  B.鲁迅的乡土叙事立足于各种社会矛盾与文化冲突,把废名笔下和谐宁静的乡土世界视为文化批判目标的落后因素。
  C.“恋乡情结”是萦绕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种眷恋和偏爱故乡的情感因子,是乡土原型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内容。
  D.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乡土为题材的作家作品,其乡土原型的主题群要么属于“理想的感情”,要么属于“批判的感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形态、文化象征与文化信念的组合,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命脉。
  B.乡土浪漫传统派作家立足于人性观照,怀着“恋美”情结,以理想化的笔墨对乡土社会进行描写。
  C.乡土原型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其中一个的重要的主题内容是一种“恋乡情结”。
  D.“五四”新文化运动打破了中国文人的传统思维,他们对乡土的爱,由“理想的感情”转化为“批判的感情”。
  3.下列作品,不能体现乡土浪漫叙事传统的一项是(3分)
  A.废名的《桃园》《桥》等作品描绘的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景象,洋溢着和谐的诗意和宁静的禅味。
  B.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饶有趣味地讲述了农村青年恋爱婚姻的故事,从中透露出民主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C.沈从文在《边城》中的湘西世界如一首美好的抒情诗,展现了乡土风俗之美以及乡民人情、人性之美。
  D.孙犁在《荷花淀》中创造了自然美与人物美相结合的境界,它写出了荷花淀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丽的地方色彩。
  4.从论证结构上来看,两则材料结尾段的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5.请结合材料,分别概括乡土原型两大主题群的情感倾向和创作目的。(4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审读选项,把握选项的关键内容,再回归原文进行比对,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比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审读选项,把握选项的关键内容,再回归原文进行比对,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原文观点进行辨析。
  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绘画有三层次:状物、传神、传韵。画者做到应物象形,曲尽玄微,形象生动者是状物高手,可称画匠;天机高迥,能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者自能传神,堪称画师;只有达到“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者方能传韵,自是大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