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90字。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望月有怀 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注】安道,即晋朝人戴安道。此处代指诗人的朋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看似只写泉与松,其实也写了月光,因为有月在天,所以能看到泉“清”、松“疏”。
B.颔联描写了寒月摇动清波、月光照进窗户的情景,其中“人”字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C.颈联为点睛之笔,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空长吟"的原因是对朋友的思念太深切。
D.尾联抒发了自己想见朋友而不得见的愁思,紧承上联,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推向深入。
16.本诗首联和张若虚的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表达的理趣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月下独酌四首(其三)①
李白
三月咸阳②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③与修短,造化夙所禀④。
—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注】①本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处于官场失意之时。②咸阳:借指长安。③穷通:困厄与显达。④禀:禀赋、天分。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运用比喻,描写三月里的长安城繁花盛开,在白天看去好似美丽的锦缎。
B.三四句由写景转人抒怀,诗人此时内心忧愁不能乐游,希望从饮酒中得到宽慰。
C. “失天地”表现了醉酒后头晕目眩的情状,“兀然”写出了醉酒后昏然失神的状态。
D. 尾句直抒胸臆,表明面对春城美景,诗人在尽情狂饮后早已忘却了个人的忧愁。
15. 李白的这首诗和《将进酒》都借酒抒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要分析。(6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