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500字。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3分)下列词语加点字的字形与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傲然(ào) 沉粼(lín) 婆娑(suō) 潜滋暗长(qiǎn zī)
B.防御(yù) 顾忌(jì) 冗长(rǒng) 春寒料峭(qiào)
C.米粟(sù) 车辙(chè) 纤维(xiān) 旁逸斜出(yì)
D.篡改(cuàn)蔓延(wàn) 私孰(shú) 宽厚仁慈(rén cí)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
B.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C.国庆节凌晨,各高速公路上汽车摩肩接踵,迎来了拥堵高峰。
D.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B.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C.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分)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清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B.《梦回繁华》作者毛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画作,描摹北宋时期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C.《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等。
D.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依此类推。
5.(8分)古诗文默写。
诗言情,词达意。江河迢迢意难平,那是崔颢《黄鹤楼》①“ ? ”的遥望;②“ , ”,那是杜甫在《春望》中用动作描写来展现其思亲忧国的内心世界;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误入藕花深处”,那是美丽的迷路;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通过诗句④“ , ”抒写忘身报国之志;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⑤ ”,于淡淡的感叹声中传达出内心的丝丝忧愁和些许旷达。
二、说明文阅读(9分)
6.(9分)阅读回答问题。
最喜荔枝红
蒋子龙
(1)2020年是荔枝的“大年”。
(2)何见其“大”?登上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的牛首山顶,俯瞰满山遍野的荔枝林,挤成一团团瓷实的绿疙瘩。(A)无涯无际的绿海中,浮荡着密密麻麻的珍珠般的红色颗粒,恰似“朱弹星丸粲日光”——这就是已经成熟的名为“桂味”的荔枝。
(3)荔枝树大异于其他果树,为了便于人们采摘果实,不往高处生长。而荔枝树为了获得阳光,自然而随意地向高空伸展。一般的成年荔树都在十米高左右,树龄五百年以上的古荔高达十六米,相当于五层楼房的高度,一棵树一个形状,每棵荔树都形成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4)采摘荔枝的人,将保险绳系在较结实的树枝上,在晃晃悠悠的树梢上,将一挂挂结满荔枝的小枝剪下来,然后一筐筐地用绳子吊下去。从采剪到装筐、装箱、装车,无不小心翼翼。成熟季节,每天单是从萝岗,就要买走七八万斤荔枝。
(5)所以,水果的“大年”“小年”,连菜摊旁边都摆着一筐荔枝,(B)价格也比往年便宜不少。
(6)天下人都道荔枝好,却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荔枝?
(7)荔枝首先是历史之果,广州市建城两千年,萝峰寺至今还生长着一株一千三百年的古荔树,大多数年份还能硕果累累。《后汉书》中说,“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前赴后继。汉武帝不想这么麻烦,干脆在长安修建了“扶荔宫”,可惜最终一株也没有成活。
(8)后来的唐玄宗、杨贵妃使荔枝的声名大振,“年年驿使走红尘,向唐玄宗和杨贵妃推荐了这种他家乡的特产。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在其《岭南荔枝词》中肯定了这一说法:“新歌初谱荔枝香,最将风味念家乡。”
(9)“历史就是文化史”,荔枝更是一种文化之果。现代作家很少写荔枝,还是吃荔枝的,张口就是“一骑红尘妃子笑,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本身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
(10)甚至,“荔枝”的名字就是诗。其品种很多,俗称“糯米糍”,名字来自宋朝杨万里的“甘露落来鸡子大;再如“十八娘”“宋家香”,名字来自清朝顾贞观的“碧桃争比得,刚逢十八娘”;还有桂花香味馥郁的“桂味”,肉质滑软、清甜多汁的“秀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