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40字。
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
说明:本卷共6页,满分12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 基础运用(共29分)
一、(8小题,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瘫痪 憔悴 睫毛 花枝招展 B.喉咙 抖擞 啜泣 哄堂大笑
C.骇骨 嘹亮 妥当 人声顶沸 D.荫蔽 尴尬 枯涸 絮絮叨叨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应和/和蔼 B. 感慨/气概
C. 参差/钦差 D. 憔悴/纯粹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学季来临,北京画院也推出了一张“开学”海报,画面中齐白石笔下被大人牵着的小孩在哭闹着,令人忍俊不禁。
B.一个国家要有文化主体性,才能去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否则,分辨能力就会差了,随声附和的东西也就会更多了。
C.“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窗口,国人藉此看世界,老外也藉此看中国。
D.小陈搭建的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为减少洪灾对果农的影响,助销葡萄五百万斤,看到这一数字,他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首颗由我国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
B.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C.因为《夺冠》聚焦中国女排的拼搏故事,展现了中国女排的精神,所以备受关注。
D.一阵汽笛声响,“奋斗者”号在实现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后,胜利返航。
5.下面是文学社为邀请广州某位作家参与活动拟定的请柬初稿片段,词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敝校文学社定于4月23日下午3点在校礼堂举办阅读研讨活动。您是我市知名作家,对中学生如何进行名著阅读有深入研究。本社学子都拜读过您的拙著。现诚邀您拨冗出席本次活动。希望您能不吝赐教,为活动提出宝贵意见。期待您的莅临。
A.敝校 B.拙著 C.赐教 D.莅临
6.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朝花夕拾》中在迎神会上描写的无常,名为鬼实为人,借鬼讽人,伸张正义。
B.《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故事展开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不过也有一些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类同,情节简单。
C. 清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神魔世界,各路神佛妖魔都写的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D.《朝花夕拾》写的虽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7. 下面理解性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诗中表现对个人身世和时代变化的悲叹和感慨的诗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九度闻”。
B.李商隐在《夜雨寄北》诗中通过想象表现了他对妻子无尽思念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其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谭嗣同《潼关》将水、山写活了,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入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8.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是( )(3分)
A.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肃瑟,洪波涌起。
C.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姜江水流。
D.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