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220字。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摸底考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说明:1.将试题答案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予计分。
2.注意保持字迹的工整和卷面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用铁锅演示中国天眼,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把吃剩的碎骨还原成模型来普及古生物学……近两年,短视频平台成为科普新阵地,涌现出许多流量与好评“齐飞”的科普短视频与科普博主,让我们看到了科普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科普类短视频的走红反映了几个趋势。首先,信息传播从文字扩展到视频,拓宽了抵达彼岸的路径。其次,人们看视频也从追求娱乐转为追求知识,说明相当多的人既希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希望借知识提高生活质量,诸如家庭场景下心脏复苏急救知识等科普视频,只要有通俗讲解,便会受到公众欢迎。此类实用性强的知识视频不仅有利于健康,甚至还能在紧急和危难时刻拯救生命。
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民,有助于提升科学素养。一些反科学、伪科学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恰是因为部分人科学素养的缺乏。于国,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把科普做好,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科学,进而投身科技强国事业,科技创新大军才会后继有人。
基于此,创作者如何进行科学传播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正如作品翻译需要“信达雅”一样,科学传播也需要“准易趣”:“准”就是对科学知识的解读和诠释是准确的,至少是符合目前主流科学界的认知;“易”就是让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理解,让人能听明白;“趣”就是讲解生动活泼,使之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取材于李忱阳、张田勘、胡俊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近来,科普类短视频在网上颇受欢迎,但是,有些内容缺乏科学性。“这些育儿方式,让孩子少长10厘米”“我们每天干的这些事,关乎巴西热带雨林存亡”“这几个手势在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些貌似科普的内容是将前些年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短视频化,也难怪有媒体呼吁不能放任这类短视频跑偏。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在科学普及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B.科普类短视频的走红与人们喜欢追求娱乐密切相关。
C.做好科普对提升公民素养和打造科技强国都很重要。
D.实用性强是某些科普视频受到公众追捧的原因之一。
2.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短视频化的网络谣言相比于一般的谣言可能会更具迷惑性。
B.有些科普短视频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会诱发网民恐慌情绪。
C.“伪科学”短视频所涉内容领域广、种类多,需要社会共管。
D.科普短视频是一种“知识快餐”,会妨碍系统化的专业学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传播需要“准易趣”,其中的“易”要求在内容上不能传播深奥的科学知识。
B.科普类短视频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大多数内容本身缺乏科学依据,经不起推敲。
C.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从回答问题的创新角度为青少年编写了《十万个为什么》。
D.与纸质科普书籍《十万个为什么》相比,短视频版会更新潮,更生动,更有魅力。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怎样才能保证网民从科普类短视频中所获的知识是正确的。(4分)
5. 结合材料一或材料二的内容,说说材料三中《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短视频获得网友好评的原因有哪些。(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夹克衫
王 溱
陈立这些日子躁得牙花子都肿了。
陈立是理发员,在市政府大楼里的理发室工作。
一天,吃了午饭,陈立坐在沙发上刚要眯眼休息一会儿,一个小伙儿领着一位穿着夹克衫的中年男人走进来。陈立定眼一看,是市长。以前在电视上见过。
这天陈立下班回家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老婆检查身体发现肺上有块阴影。老婆哭了。第二天复查得知,是肿瘤,假不了,但良性恶性要活检才能最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