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130字。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下面的文字,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是视野的远行,我们能欣赏到多姿多彩的风景。
翻开课本,我们能欣赏到春天的花团锦簇,夏天的酷热(①),秋雨的(②),冬雪的安详。我们能读到世人眼中纯cuì的白求恩,满腔(③),无私奉献;我们能读到旁观者眼中“怪dàn不经”的劳伦兹,专注忘我,追求真理。
走进名著,我们学习阅读与写作的方法。阅读要有合适的方法。A。。。。我们读《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古典小说,适合“精读”和“跳读”并用。向名著学写作,在《西游记》中,我们学习用曲折生动的情节讲述故事,用个性鲜明的语言刻画人物。在《朝花夕拾》中,我们学习鲁迅用( ④ )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用有趣而犀利的议论批判现实。
1. 在横线上,给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纯cuì______ 怪_____dàn不经 安详 _______ 曲_______折生动
2. 给括号里选出搭配正确的一项( )
A. ①粗犷 ②安静 ③热情 ④简洁 B. ①粗放 ②静谧 ③热忱 ④简单
C. ①粗犷 ②静谧 ③热忱 ④简洁 D. ①粗放 ②安静 ③热情 ④简洁
3. 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A处横线上,排序最恰当 一项是( )
①精读就是细读、精思与鉴赏
②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③总之,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综合运用
④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不甚精彩的章节
A. ③①②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B.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颈联,第三联叫颔联,第四联叫尾联。
C.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词有意义词和多义词,词有词性和感情色彩。如“冬天”“里头”是名词也是中性词,“丑陋”“狭隘”是贬义词也是形容词。
D.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摩托车改装雨伞、不戴头盔等事件不再发生,张家界市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 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作为“好学生” 重要标准。
C. 通过观看《万里归途》这部电影,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祖国才是我们最大的依靠。
D. 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
6. 诗词积累。
(1)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诗以言志,歌以咏怀。李商隐羁旅巴蜀,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来期许(《夜雨寄北》);马致远漂泊异乡,流露出“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哀愁(《天净沙??秋思》)。
7. 综合实践:班级组织“少年正是读书时”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表是小组统计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至少答两点)
年级 每天课外阅读时间 阅读报刊 阅读名著 阅读网络流行小说
七年级 平均60分钟左右 55% 20% 25%
八年级 平均40分钟左右 44% 22% 34%
九年级 平均30分钟左右 30% 24% 46%
(2)大家围绕“中学生读什么”的话题展开讨论。请你接着源源的话,帮他阐述这样说的理由。
青青:我认为中络流行小说是与时俱进的表现。网络的开放性不仅给阅读带来了便捷性、丰富性,还让读者有机会与作者互动交流。互动性、参与性的阅读特点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源源:我认为中学生课外阅读应以名著为主要读物。
(3)学校应如何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请你提两条建议。
二、阅读(36分)
(一)(4分)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他60多岁时所作,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他的凄凉处境,然而诗人却并“不自哀”,是因为他仍有“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用诗中关键词填空)。
9. 下列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戍轮台”指守卫边关,这里代指边关,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B. “风吹雨”既是窗外实景,同时又象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