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340字。

  凤台县2022年高一上学期多校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迈上新征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继续做好粮食安全这篇大文章。向外看,世界局势动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位、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价波动等诸多因素给世界粮食安全和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不确定性风险和严峻挑战。向内看,我国粮食需求仍然呈刚性增长的态势,结构性矛盾又不断地凸显,紧平衡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时生产成本仍在攀升,资源环境的约束也在加剧……这些都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我们“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何谓“全方位”?意味着盯紧抓实粮食安全乃至食物安全的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意味着环环相扣,扣扣紧实,不留死角。比如说,既要完善粮食生产保护支持政策,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既要产得出,又要储得好、运得通、供得上;既要保数量、保质量、保多样,又要保生态、保绿色、可持续;既要开源增产提效益,又要节流减损降成本;既要平时供应充足、市场稳定,又要紧急时刻供应得上,价格可控;既要立足国内做到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又要通过适度进口满足差异化需求,降低粮食进口风险……只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从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和考验,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夯实基础和支撑。
  (摘编自《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农民日报》2022年11月3日)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以来,抗疫情、抓春播,防夏汛、抓田管,战旱情、保浇水,各地全力夺取秋粮丰收,成果来之不易,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粮食安全不仅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的客观要求。
  B. 从当前国内形势看,粮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粮食需求出现刚性增长、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生产成本显著提高等。
  C. 在保证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为增加储备,应对紧急情况,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D.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是从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和考验的基础,可见农业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粮食安全问题,但是二者论述 重点不同。
  B. 树立大资源观需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农林牧渔结合,拓展生物资源。
  C.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受食物来源多元化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D. 材料二整体上按总一分一总结构安排行文,引用权威,重点突出,论述客观全面。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后汉书•卓茂传》:“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
  B. 《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C. 李绅《悯农二首•其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D. 英国谚语:“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 ”
  4. “民以食为天”出自《汉书•郦食其传》,历来被人传诵。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其现实意义。
  5. 在现阶段,如何才能真正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守与鱼
  徐海蛟
  那时候,羊续还不是太守,他只是一个懵懂少年。羊续喜欢钓鱼,经常背着钓竿,独自走到水边去。有时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自青山深处而来,只在水深处才有些许小鱼。溪水清凉,他把脚伸进去,水光一下子跳跃开来,调皮得很;有时是一条静谧的江,开阔处烟波浩渺,归帆点点,临岸的地方水草丰美,他安然坐在一截老树桩上,甩出鱼线;有时候是一片水量充沛的湖,像一面巨大的明镜,天光云影尽收其中,他会选择一块光滑的石头斜靠其上,一晃半日时光就过去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