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28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四校联考试卷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四大题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尺,是连接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中间环节。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解读,评判作品的得与失、功与过,文学批评可揭示文学作品的理路,给读者以启迪。文学批评的标准,既有恒定的一面,也有随时代而变化的一面。毫无疑问,对人性的关注是其重要的标准之一。高尔基把文学当作“人学”,就是意味着:不仅要把人当作文学描写的中心,而且还要把怎样描写人、怎样对待人作为评价作家和他的作品的标准。钱谷融先生《论“文学是人学”》一文,认为“文学是人学”是“一切文学问题的总钥匙”,“理论家离开了这把钥匙,就无法解释文艺上的一系列的现象;创作家忘记了这把钥匙,就写不出激动人心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来”。钱先生对文学的思考和人性的重视,对当下的文学批评仍有重要的启示。他尊重文学规律、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敢于讲真话的学术品格,值得后来的批评家学习。
文学批评家应该坚持独立、公正的批评观。如果批评家不分作品质量高低,一味地唱赞歌,文学批评将沦为文学作品的附庸。文学批评须建立在讲真话的基础之上,这是文学批评的初心。当下,些批评家,或认为名人的作品就一定是好的,或为获得名人的关注,与其建立联系,不顾作品实际,进行一味地“捧杀”。这些批评家丧失了基本的学术品格与追求,其评论文章也是违背文学规律和客观事实的。
文学批评家应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如在对鲁迅先生《祝福》的评论文章中,许多文学批评家把样林嫂命运的悲剧归结到封建礼教的毒害上。与以往的批评不同,杨守森先生对祥林嫂之死进行了较为新颖、独到、全面的解读:“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之死,主要是两种力量压迫的结果,一种是自然力量,即置贺老六于死地的伤寒与叼走了祥林嫂儿子阿毛的狼;一种是社会力量,即邪恶的封建势力的代表鲁四老爷及其不自觉的帮凶柳妈••••••贺老六没有死于伤寒,或阿毛没有被狼叼去,或鲁四老爷给以仁慈,或柳妈给以心灵的安慰,祥林嫂都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然而这四个关节中的病灾与狼患,无论如何是难以和四大枷镇、封建礼教之类扯上边儿的。”这--解读更能体现出作品的内在逻辑,挖掘出作品的丰富意蕴,拓宽了对《祝福》研究的新视角。批评家只有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对文学作品有更加全面、独到、合理的解读。
翻阅当下的批评文章发现,有的批评家存在浮于表面、难以真正切中骨髓的问题;有的批评家重内容轻形式,批评语言晦涩、程式化:有的甚至存在批评术语错用、混用、误用等方面的现象。例如,在诗歌批评中,“诗意”一词经常出现,“富含诗意”“诗意盎然”等评价屡见不鲜。可诗评家不顾具体诗篇有没有引起读者的想象,有没有把读者带入到诗性精神空间,有没有打动和感染读者,只是过度使用“诗意”一词,进行肤浅、浮躁的评价。
批评家应尊重文学发展规律,遵从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深入作品内部,充分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和艺术魅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良性互动,促进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摘编自刘涛《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与现实问题》)
材料二:
学术性是文学批评的生命线。
当一个普通读者,经常阅读作家作品并要把自己的评述发表在报刊上,且渐渐有了名气,他的文学批评就逐渐变为公众的、社会的了。他往往代表着一定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优秀读者的意见”。此时他的角色就由“个人”转向“公众”代言人。他需要按照文学批评的学术原则和规律去写作,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丰富的文学理论的支撑和科学的文学批评的保驾护航。
B.关注人性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钱谷融认为所有文学问题都离不开这一评判标准。
C.遵从文学批评的学术原则和规律进行创作是普通读者能成为文学批评家的重要前提。
D.虽然文学批评家创作必须要遵循学术性原则,但不影响他创作出感性、灵动的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批评家要突破以往的批评认识,就有必要明晰作品的内在逻辑,挖掘作品的内在意蕴
B.“清境交融”“诗情画意”等词语虽能较好地展现诗歌技巧,但在诗歌批评中应合理使用。
C.韦勒克的话主要强调了相较于感性、艺术的成分,理性、科学的成分应是文学批评的主导。
D.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存在理论与实践理性脱节的先天缺陷,因此需要重视文学批评的学术性。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对“文学批评家主体性”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
A.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
B.弗莱提出:“文学批评是思想和知识构成的大厦,能够凭借自身而独立存在。”
C.鲁迅先生说:“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D.刘熙载认为:“明理之文,大要有二: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
4.怎样认识学术性是文学批评的生命线?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
5.下面关于文学批评的事例体现了批评家怎样的批评标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清代文学批评家张玉毂对唐以前的名诗传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鉴赏,在此基础上编选了文学批评作品《古诗赏析》。在对曾操《短歌行》的主题评价上,他批评唐代吴兢“言当及时为乐”的观点,提出:“少小时读之,不觉其细;数年读之,渐悟其意。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掌勺人
周福泉
夕阳染红了羊望镇,大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个时候,店铺生意最红火的,还数朱怀武的“朱记羊肉馆”。那块门板大的金字招牌,是松木仿古雕刻圆额,古朴大气。据传,那五个字是省城-位大人物的墨宝。
这家饭铺传承祖上手艺,在古镇有了好些年头。朱怀武既是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