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10字。

  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2-2023学年厦门初二语文适应性练习
  (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生注意: 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20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根据下列文段的前后语境补写诗文名句。(10分)
  我国古代优秀的诗文是历代先贤情感和思想的“活化石”。崔灏登临黄鹤楼见烟波浩淼之景抒发“(1)            ,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之情:王维出使边塞于“ (2)       
  长河落日圆”所描绘的壮观绮丽景色中,寄寓悲壮情怀:曹操在“     (3),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表达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在“  ( 4)
  悠然见南山”的不经意间,表达了自己悠然的心境;杜甫困居长安,见国破家亡,抒发了自己的忧愁一一“白头搔更短,(5)         。”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标准“   (6)     ,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清照颠沛流离,身处困顿,发出了“(7)        ,       ”
  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苏轼在被贬时漫步庭院,看到了空明澄澈的月下美景“(8)        ,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 分)
  在传统诗词中,“①浊 ( ) 酒”是一个(甲)出现的意象。农耕时代,随着生产力提高,粮食除了满足人们日常饮食,已经有了富余。人们用黍和稻等糯性较高的原料酿造的谷物酒呈黄色,看上去较为②hun( ) 浊,因此被称为“黄酒”或“浊酒”。中国诗酒文化中的“浊酒”意象,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乙)。(丙)。
  (1) 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分)
  ①(A. zhú B. zhuó) ...... ②(A.混   B.浑)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2分)
  甲(A.长期   B.频繁)     乙(A.相生相伴  B.相辅相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将下面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诗人在创作诗文之时,将“浊酒”意象融入其中。
  ??这些诗文既表达一种个人情绪,又呈现了一种家国情怀,逐渐成为经典。
  ??从而在文学史的长河中,使得带有“浊酒”气息的诗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氛围。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6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3分)
  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咏史诗。
  B.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发现一段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
  朝遗物,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C.诗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真相进行了还原再现。
  D.这首诗后两句抒发议论,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富有情致。
  4.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傳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伶官传序》节选)
  注释:①伶人:指乐工。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②忽微: 极细小的事情。
  ③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曾:                  (2)而后作        作:
  (3)及其衰也       及:                 (4)岂独伶人也哉 岂: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B.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C.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 分)
  (2)岂独伶人也哉! (2分)
  8.请用(甲)文的原句来归纳总结(乙)文论述的道理,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个人的启发?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2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