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2)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2).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3).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4).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docx
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刘禹锡有母,年八十余。今播州西南极远,人迹罕至。其老母必去不得,则与此子为死别。伏请屈法,稍移近处。”乃改授连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郡。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才之道,郁堙不扬,非天不生材也。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今州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子庙,其礼不应古,甚非孔子意。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籍其资半归所隶州,可以营学室,具器用,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梦得尝为《西塞山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会昌二年七月卒,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B.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C.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D.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言诗”是古代诗歌的重要体裁,唐以前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五言律诗定型于唐代。
B.“禁中”指皇帝、后妃、重臣等居住的地方,禁卫森严,一般人不得任意出入,也可称为禁内。
C.“宰相”是对我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与丞相不相同。
D.“上丁”指农历每月上旬的丁日,唐代开始,于每年仲春(二月)、仲秋(八月)的上丁日祭祀孔子。
……
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方庆叹曰:“是必致远。”会张说谪岭南,一见厚遇之。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为左拾遗。时玄宗即位,九龄建言:“臣谓选部之法,敝于不变。今若刺史、县令精核其人,则管内岁当选者,使考才行,可入流品,然后送台,又加择焉,以所用众寡为州县殿最,则州县慎所举,可官之才多,吏部因其成,无庸人之繁矣。故于用人不可不第其高下,高下有次,则不可以妄干,天下之士必刻意修饰,而刑政自清,此兴衰之大端也。”俄迁左补阙。九龄自才鉴,吏部试拔萃与举者,常与右拾遗赵冬曦考次,号称详平。始说知集贤院,尝荐九龄可备顾问。说卒,天子思其言,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会赐渤海诏,而书命无足为者,乃召九龄为之,被诏辄成。迁工部侍郎,知制诰。九龄文雅,为帝知。会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斩可突干功,帝欲以为侍中。九龄曰宰相治物有其人然后授不可以赏功国家之败由官邪也。遂止。九龄体弱,有风度。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独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自九龄始。后帝每用人,必曰:“风度能若九龄乎?”与严挺之、袁仁敬、梁升卿、卢怡善,世称其交能终始者。及为相,谔谔有大臣节,议论必极言得失。安禄山初以范阳偏校入奏,气骄蹇,九龄谓裴光庭曰:“乱幽州者,此胡雏也。”及讨奚、契丹败,张守珪执如京师。
九龄署其状曰:“穰苴出师而诛庄贾,孙武习战犹戮宫嫔,守珪法行于军,禄山不容免死。”帝不许,赦之。帝后在蜀,思其忠,为泣下。病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节选自《新唐书•张九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九龄曰/宰相治物/有其人/然后授不可以赏功/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B.九龄曰/宰相治物/有其人然后授/不可以赏功/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C.九龄曰/宰相治物有其人然后授不可以赏功/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D.九龄曰/宰相治物有其人然后授/不可以赏功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拾遗,唐代谏官名,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古代官职以左官为上。
B.谥,古代帝后、贵族、大臣或其它有身份地位的人死后,后世依据其生平事迹给出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C.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唐朝设吏、农、礼、兵、刑、工六部,吏部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
D.孙武,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有关史料记载有孙子“吴宫教战斩美姬”的故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九龄富有才华,聪敏致远。他七岁能写文章,十三岁凭文章得到广州刺史王方庆的称赞,时贬岭南的张说也欣赏看重他。
B.张九龄指陈时弊,恪尽职守。他指出当时选部的法则弊病在于不变,建言应考核当选者的才能品德,评定等级并选择使用。
C.张九龄善于识人,先知先觉。他参与吏部选拔,能够鉴别人才,考核公平;看到安禄山态度骄慢,便知其会反叛,建议诛杀。
D.张九龄素有风姿,文雅友善。他用笏袋装笏板,皇帝任用新人也以他的风采为标准;别人写不了的诏书他起草即成;交友能始终如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会张说谪岭南,一见厚遇之。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为左拾遗。
②帝封泰山,说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所亲摄官升山,超阶至五品。九龄当草诏,谓说曰:“官爵者,天下公器,先德望,后劳旧。今登封告成,千载之绝典,而清流隔于殊恩,
……
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行俭,宇守约,绛州闻喜人。贞观中,举明经,迁吏部侍郎。始设长名榜、铨注等法,又定州县升降、资拟高下为故事。上元三年,吐蕃叛。仪凤二年,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诱蕃落以动安西,与吐蕃连和,朝廷欲讨之。行俭议曰:“吐蕃叛皛方炽,安可为西方生事?今波斯王死,其子泥涅师质京师,有如遣使立之,即路出二蕃,若权以制事,可不劳而功也。”帝因诏行俭册送波斯王。径莫贺延碛,风砾昼冥,导者迷。行俭止营致祭,令曰:“水泉非远。”众少安。俄而云彻风恬,行数百步,水草丰美。众皆惊。至西州,诸蕃郊迎,行俭召豪杰千余人自随。扬言:“大热,未可以进,宜驻军须秋。”都支视知之,不设备。行俭徐召四镇首长,伪约畋,子弟愿从者万人,乃阴
……
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少有大志。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未弱冠,举进士,拜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
会吐蕃乞和,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授主客郎中。
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