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 (2).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 (3).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赏析颈联.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赏析尾联.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诗歌的构思.docx
诗歌专题训练----赏析颈联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鹳雀楼
畅诸
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迥临飞鸟上,高谢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1、宋人沈括称赞这首诗颈联“能状其景,景以情见”。请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2.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
诗歌专题训练-----赏析尾联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本诗尾联与高适《燕歌行并序》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均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闻武均州①报已复西京②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③,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②西京:指洛阳。③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
……
诗歌专题训练----诗歌的构思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蚕
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蚕妇
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①,冻杀黄金屋里人。
【注】①繁华事:赏花之类的事。
1.这两首诗的主题大体一致,但构思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题。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①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②时新
……
诗歌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张谷田舍
储光羲
县官①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③,前村酒可赊。
【注】①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③稔(rěn):庄稼成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引出了下文对清新而自然的农村风光的描绘。
B.颔联的“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春日图景。
C.尾联的“自说”是作者说,说近年以来收成不错,体现了农人对生活的满足。
D.本诗描写了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由衷的欣喜之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
……
诗歌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
曾巩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①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②。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③果满篝。
【注】①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②灵湫:深潭,大水池。古时以为大池中往往多灵物。③瓯窭:狭小的高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徇”是谋求之意,“偷禄”是尸位素餐之意,这里是诗人的自谦之辞,说自己偶然求得一官,便心忧百姓生计。
B.颔联写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
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已经实现。
2.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叹嗟
曾巩
夜叹不为絺绤单,昼嗟不为薇蕨少。
天弓不肯射胡星,欃枪久已躔朱鸟①。
徐扬复忧羽虫孽,襄汉正病昭回杳②。
……
诗歌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
唐 戴叔伦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仗剑万里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友人万里赴边的形象。
B.“孤城”凸显辽海荒凉寂寞的特点,表明友人将面临艰难困苦的环境。
C.友人满怀豪情而至,谁料映入他眼帘的却是战火已停息、烟消营空之景。
D.尾联设想友人至军营,见将士们都在休整,依然主动求见,希望有所作为。
2.本诗颔联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友人隐居
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