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522.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549.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663.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664.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522期)
  晨读素材篇
  名言警句
  《论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4、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549期)
  晨读素材篇
  名言警句
  中国文学
  51.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
  52.书是别样的空间,是时间机器,是爱丽丝的镜子,是通往女巫、狮子和风雪大陆的衣橱。——纳兰妙殊
  53.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54.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朱熹
  55.世上的人与人邂逅之际,手里都应该有一本诗集,或者一朵玫瑰花。——纳兰妙殊
  56.放风筝的人的愉悦,来源于有一条线始终拽在手中,风筝在高空中遇风而起的每一丝震颤,都能通过那根线转达回来。——纳兰妙殊
  5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58.一个功能正常的社会,不可能只有解构,而无建构;只有瓦解,而无粘合;只有自由,而无责任。(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没有敬畏,没有尊敬,没有神圣,没有向上的力量。——熊培云
  59.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
  60.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傅雷《傅雷家书》
  61.现实中更本质的冲突不是来自于勇气和懦弱,而是来自于反抗的勇气和承受的勇气。拒绝乌托邦和追求它一样需要勇气。——刘瑜
  62.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六小龄童
  63.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感觉,那种在寒冷的日子里,牵起一双温暖的手,踏实地向前走的感觉。——三毛
  64.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65.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663期)
  晨读素材篇
  古代文化常识
  官职典制——选官制度、中央官职(一)
  选官制度
  【禅让制】 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
  【分封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机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664期)
  晨读素材篇
  古代文化常识
  官职典制——选官制度、中央官职(二)
  【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 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赠太傅。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