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纪事本末 》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纪事本末·太祖起兵》.docx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docx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docx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纪事本末·议复河套》.docx

  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甲寅,张居正乞归治葬,神宗许之。辞朝,上召见于平台,劳谕之曰:“朕不能舍先生,恐重伤先生怀,是以忍而允所请。虽然,国事至重,朕将焉依!”居正奏言:“皇上大婚之后,宜撙节爱养,留心万几。”因伏地而哭。上亦为之哽咽堕泪,曰:“先生虽行,国事尚宜留心。”乃赐银印,曰“帝赉忠良”,令得密封言事。进辞两宫,各赐赆金,慰谕有加。
  庚辰辽东再奏大捷上归功张居正使使驰谕俾定爵赏以闻召趣还朝居正以母老俟秋上道命锦衣归驰趣之六月乙未,张居正还朝,上召见于文华西室。问沿途所见,稼穑何如?民生何如?边事何如?居正对甚悉。上大悦,赐休沐十日。十二月,命纂《宗藩要例书》,颁示诸王。先是,世宗朝公族繁盛,国用困竭,以故礼官所裁宗藩条例多刻意抑损。至是,居正等念诸藩裁削,非天子亲亲意,乃略举事例未当者十一条,请敕礼官集议,著为令。诸藩于是感激亲上,而厚薄亲疏有体矣,又不至重困民财。
  十年二月丁酉,大学士张居正上言:“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今尚有一事为民害者,带征税粮也。夫百姓财力有限,一岁之入,仅足供一岁。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逋乎!有司避责,往往将今年所征抵完旧逋。即今岁所欠,又为将来带征矣。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夫与其朘①民以实奸贪之橐,孰若尽蠲以施旷荡之恩。乞谕户部,核万历七年以前积负,悉行蠲免。将见年正额,责令尽完。在百姓易办,在有司易征,是官民两利也。”上从之。诏下,中外大悦。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注】①脧:剥削。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庚辰/辽东再奏大捷/上归功张居正/使使驰谕/俾定爵赏以闻/召趣还朝居正/以母老/俟秋上道/命锦衣归驰趣之
  B.庚辰/辽东再奏大捷/上归功张居正/使使驰谕/俾定爵赏以闻/召趣还朝/居正以母老/俟秋上道/命锦衣归驰趣之/
  C.庚辰/辽东再奏大捷上/归功张居正/使使驰谕/伸定爵赏以闻/召趣还朝/居正以母老/侯秋上道命锦衣归/驰趣之/
  D.庚辰/辽东再奏大捷上/归功张居正/使使驰谕/俾定爵赏以闻/召趣还朝居正/以母老/俟秋上道/命锦衣归驰趣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泛指执政者所处理的各种政务。
  B.稼穑,“稼”指种植庄稼,“穑”指收获谷物。后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C.丁酉,丁为天干,酉为地支,天干地支相配以纪年月日,
  ……
  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朝罢,从容谓刘基、章溢曰:“朕起淮右,以有天下。战阵之际,横罹锋镝者多,常恻然于怀。夫丧乱之民思治安,犹饥渴之望饮食。若更驱以法令,譬以药疗疾,而加之以鸩,民何赖焉!”溢顿首曰:“陛下深知民隐,天下苍生之福也。”上与儒臣论学术,陶安对曰:“正道之不明,邪说害之也。”上曰:“邪说之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战国之时,纵横捭阖之徒,肆其邪说。诸侯急于利者多从之,往往事未就而国随以亡,此诚何益?夫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焉得而治!”安对曰:“陛下所言,深探其本。”上曰:“仁义,治天下之本也。贾生论秦之亡,不行仁义之道。夫秦袭战国之弊,又安得知此!”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赡养生息之而已。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朘人而厚己。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欲,此皆不廉致之也。尔等当深戒之!”甲申,诏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谕中书省臣曰:“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其遣周铸等往诸府县核实田亩,以定赋税,此外无令有所妄扰。”上谓刘基曰:“曩者群雄角逐,生民涂炭。今天下次第已平,思所以生息之道,何如?”基对曰:“生民之道,在于宽仁。”上曰:“不施实惠,而概言宽仁,亦无益耳。以朕观之,宽民必当阜民之财,息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贪暴则无以遂其生。”基顿首曰:“此所谓以仁心行仁政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B.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C.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D.兵革之余/郡县版籍多亡/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顿首,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九拜之一;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
  B.诸侯,指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后来也用来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本文中取前者义。
  C.陛辞,“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陛辞”由此引申为朝官去宫殿面见皇帝后辞官,本文即为此义。
  D.谕,作为诏书的一种,其灵活性较大,可以不是正规的文书,而是皇帝
  ……
  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纪事本末•太祖起兵》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冬十月,元丞相脱脱克高邮;分兵囤六合。六合遣使求救于滁。子兴故与其帅有隙,怒不发兵。太祖曰:“六合破,滁不独存,唇齿也。可以小憾而弃大事乎!”子兴悟,问诸将谁可往者。时元兵号百万,诸将畏之,莫敢往,且以祷神勿吉为辞。太祖曰:“事之可否,当断于心,何祷也。”于是帅师东,与耿再成守瓦梁垒。元兵攻之急,每日暮,垒垂陷。诘旦,复完垒与战。寻以计绐之,乃敛兵入舍:备糗粮,遣妇女猗门戟手大骂。元兵错愕不敢逼,遂列阵而出,徐引去,还滁州。既而元兵复大攻滁太祖设伏涧侧令再成佯走诱之渡涧伏发城中鼓噪而出元兵败走滁得完 太祖威名日著,子兴二子阴置毒酒,欲害之,谋泄,及期,太祖即与俱往,中途遽跃马起,仰天若有所见。因骂二子曰:“吾何负尔?适空中神人谓尔欲以酒毒我。”二子骇汗浃背,自此不敢萌害意。十五年春正月,滁师乏粮,诸将谋所向,太祖曰:“困守孤域,诚非计。今惟和阳可图,然其城小而坚,可以计取,难以力胜。今精选三千勇敢士,衣青衣,佯为彼兵,以四橐驼载赏物而驰,声言送使者入和阳赏赉将士,和阳必纳之。因以绛衣兵万人继其后,候青衣兵薄城,举火为应,绛衣兵即鼓行而前,破之必矣。”子兴从其计,遂据和阳。子兴属太祖总和阳兵。诸将破和阳,暴横多杀掠,城中夫妇不相保。太祖恻然,召诸将谓曰:“诸军自滁来多,掠人妻女,军中无纪律,何以安众?凡所得妇女悉还之。”人民大悦。太祖既总和阳兵,诸将多子兴故部曲,未尽心服。太祖与诸将分甓和阳城,诸将工未就。太祖作色,置坐南向,出子兴檄,呼诸将曰:“总兵,主帅命也,非我专擅。今筑城皆不如约,事何由济?自今违者,军法从事。”诸将恐,由是皆奉命。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太祖起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而/元兵复大攻滁/太祖设伏涧侧/令再成佯走/诱之/渡涧伏发/城中鼓噪而出/元兵败走/滁得完/
  B.既而/元兵复大攻滁/太祖设伏涧侧/令再成佯走/诱之渡涧/伏发/城中鼓噪而出/元兵败走/滁得完/
  C.既而/元兵复大攻滁/太祖设伏/涧侧令再成佯走/诱之渡涧/伏发/城中鼓噪而出/元兵败走滁/得完/
  D.既而/元兵复大攻滁/太祖设伏/涧侧令再成佯走/诱之/渡涧伏发/城中鼓噪而出/元兵败走滁/得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丞相,官名,是古代中央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
  B.太祖,文中以其庙号称朱元璋;庙号,是帝王死后太庙奉祀时所起名号。
  C.滁州,在今安徽省,欧阳修曾在此做过太守,写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记》。
  D.部曲,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也指部下,文中意为豪门大族私人的军队。
  ……
  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纪事本末•议复河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二十五年秋八月,套骑三万余入犯延安府,杀掠人畜无算。总督三边侍郎曾铣请复河套,下兵部议行。冬十二月,总督曾铣,巡抚谢兰、张问行等奏:“延绥密与套寇为邻,自定边营至皇甫川连年入寇,率由是道。所当急为修缮,分地定工,次第修举,岁修一段,期以三年竣事。”疏下部议。铣复言套贼不除中国之祸未可量也今日之计宜用练兵六万人每当秋夏之交乘其无备直捣巢穴则彼不能支岁岁为之,每出益励,彼势必折,将遁而出套之恐后矣。俟其远出,然后因祖宗之故疆,并河为塞,修筑墩隍,建置卫所,处分戍卒,讲求屯政,此中兴之大烈也。愿陛下亟定大计。”帝曰:“寇据河套,为中国患久矣,连岁关隘横被荼毒,朕宵旰念之,而边臣无分主忧者。今铣能倡复套之谋,甚见壮猷。其令铣更与诸边臣悉心图议。兵部其发银三十万两与铣,听其修边、饷兵、造器,便宜调度支用。”二十六年夏五月,总督曾铣出塞袭套部,胜之。敌移帐渐北,间以轻骑出掠。铣复督诸军驱之,遂远遁不敢近塞。帝以套寇连年深入,如蹈无人之境,大损国威。铣能率兵出塞,擒斩有功,命增俸,赐白金纻币有差。二十七年春正月,大学士夏言罢,初,言力主之。严嵩积憾言,且欲邋其首辅,于是因灾异疏陈缺失,谓:“曾铣开边启衅,误国大计所致。夏言表里雷同,淆乱国事,当罪。”遂罢言,逮铣诣京。廷臣议罪,凡与议复套者,悉夺俸,并罚言官,廷杖有差。于是复套事宜悉为停止。会俺答蹈冰踰河入套。嵩激上怒,谓:“俺答合众入套,皆曾铣开边启衅所致。”甘肃总兵咸宁侯仇鸾,初被铣劾奏逮京,亦上疏讦铣。嵩主之,弃铣市。自言、铣死,竟无一人议复河套者。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议复河套》,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铣复言套贼/不除中国之祸/未可量也/今日之计宜用/练兵六万人/每当秋夏之交/乘其无备/直捣巢穴/则彼不能支/
  B.铣复言套贼/不除中国之祸/未可量也/今日之计/宜用练兵六万人/每当秋夏之交/乘其无备/直捣巢穴/则彼不能支/
  C.铣复言/套贼不除/中国之祸未可量也/今日之计宜用/练兵六万人/每当秋夏之交/乘其无备/直捣巢穴/则彼不能支/
  D.铣复言/套贼不除/中国之祸未可量也/今日之计/宜用练兵六万人/每当秋夏之交/乘其无备/直捣巢穴/则彼不能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侍郎,明朝属正三品,与尚书同为各部堂官,每部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
  B.兵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文官和武官的选用以及兵籍、军械、军令之政。
  C.朕,第一人称代词,秦以前指“我的”“我”,不分尊卑贵贱,自秦始皇起用作皇帝的专称。
  D.卫所,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套铁骑入侵,曾铣等人提出当务之急是修缮防御工事,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按其规划,三年即可完工。
  B.曾铣在与河套贼寇的战争中取胜,改变了以往贼寇入侵边境如入无人之地的情况,使边境得到短暂的安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