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665.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666.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667.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668.docx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665期)
晨读素材篇
易张冠李戴的成语
【山高水长】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名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流传。后比喻恩德、情谊深厚。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地直抒己见。“侃侃”本为刚直之意。人们大多用此成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一言九鼎】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不亦乐乎】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不一定非表示乐不可支。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不能表示身体力量强大。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不能表示人“脱胎换骨”,变化很大。
【不胫而走】形容消息传得很快。如果表示东西丢失应用“不翼而飞”。
【不可收拾】指事情坏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如果主语是物,应为“令人赏心悦目”。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不能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形式。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如果主语是物,应为“令人叹为观止”。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则错误。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误用于一切倡导人。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666期)
晨读素材篇
宗法与礼俗(一)
宗法
1.宗法
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血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2.嫡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3.宗子
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4.庶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5.众子
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小妻)所生的庶子。6.亲戚
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7.六亲
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667期)
晨读素材篇
宗法与礼俗(一)
尊卑
1.室内座位尊卑
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如《鸿门宴》:“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
2.车座的尊卑
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车座以左为尊,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官位的尊卑
秦汉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4.住地称谓
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贬官称“左迁”。
忌讳
1.古人讳言“钱”字
“古人以钱之名不雅驯,缙绅先生难道之,故易其名曰赋,曰禄,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常见的说法是“孔方兄”。再如,把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钱物称为“润笔”;两汉时,将钱买官谓之“铜臭”等。
2.古人讳言大小便
常见的说法有“更衣”“出恭”“解手”等。如《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古人讳言“死”
《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宗教教义中也讳言死,如西归、仙游、升天、坐化、圆寂、涅槃、就木、入土、谢世、作古等,现代汉语中如逝世、长眠、遇难、捐躯、殉国、夭折等。
……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668期)
晨读素材篇
精彩主题语段
01
适用主题:读书,学行结合,学习方法
读书与实践紧密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读书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也如此。苦读是基础,善读是关键。要读出成效,也需利其“器”。这里说的“器”,就是读书的方法。从中国古代先贤的读书观中,我们可以学习善读书的智慧,找到善读书的方法,取得善读书的成效。
古人论及读书,多强调学与行相结合。西汉哲学家扬雄提出,“读而能行为之上”。他在《法言》中谈道:“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之,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扬雄认为,读书学习之后的成效,大致可分为四等:上等是在读书学习之后,能见诸行动,其次是著述立言,再其次是传道授业。如果前面的情况都没有,那就是第四等,即普通人。扬雄告诉我们,读书学习最重要的是见诸行动,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02
适用主题:人生积淀,积累进取,脚踏实地
《庄子•逍遥游》中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千里之行尚需3个月来聚集粮草,人生之路何止千里,自然需要更丰厚的积淀。
在科学探索的世界,何积丰从不满足。2007年,“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正式立项。何积丰作为首席科学家投身其中,一干就是9年。如今,项目成果逐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